下载此文档

如何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以应对金融危机.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标题:如何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以应对金融危机
长期以来,与物质生产部门相比,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部门在整个资本资源的分配中增长慢、份额低,从而使我国物力资本的扩张与人力资本扩张不相适应。
一是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滞后于物质生产部门增长。
1981年与2006年相比,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72倍。房地产、交通、农业、制造业、建筑业排在前5位,教育、国家机关、科研、批发、金融保险、社会服务排在6-12位。%,%。可见,教育、科研等与人力资源开发有关的部门增长明显滞后于物质生产部门的投入增长。
二是人力资源质量难以适应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要求。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国家提出了产业振兴计划,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应当说,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我国有充足的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作为支撑,唯一欠缺的就是优质的人才资源与人力资源。2006年,在制造业就业人员中,%,%,%;在建筑行业中,%,%,%。由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只适应在较低层次上相结合。一旦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替代落后生产能力,从业者的文化水平与职业技能的不适应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低素质劳动者对粗放或落后的生产方式的路径依赖,大大限制了我国产业升级与产业振兴步伐。
三是人力资源数量难以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需求。
尽管国家已经通过扩大公共投资等途径,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就业供求已经形成了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大批干硬苦劳力工作,生产低附加值商品的就业岗位需求逐步减少,几千万农民工因此失去了工作岗位,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在2006年城镇失业人员原因构成中,在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人群中,%,%,%;在因个人原因失去工作的人群中,%,%,%;另一方面受过职业教育的熟练劳动力又严重供不应求,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同期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招生560万人,在校生达2700万人。可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劳动大军没有培育起来,优质劳动力远远满足不了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见表1)。
必须增加人力资本投入以抗击金融危机
第一,实施优先战略,协调物力与人力资源投入。
要纠正“重物不重人”的错误观念,在实施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投资政策时,把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开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把人力资本放到更重要的地位,实施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使人力资源部门的投入达到优先与充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扭转人力资本开发的滞后局面,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第二,运用外汇储备,在关键领域引进国际人才。
人才工程是中央高度重视的战略工程。在推进科技创新、振兴九大支柱产业的过程中,要设立专项资金,最好是动用外汇储备,通过高额待遇,引进国际金融、高教、科技、产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协助攻克我国经济社会关键领域的难题,提高我国高校

如何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以应对金融危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fh22331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