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飞越疯人院》/《飞越杜鹃窝》电影分析.doc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飞越杜鹃窝》电影分析
电影履历
《飞越杜鹃窝》1975年/ 又名:《飞越疯人院》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改编电影剧本:肯·凯西,博·古德曼,达尔·瓦瑟
主演:
麦克墨菲:杰克·尼科尔森
拉奇德:路易丝·弗莱彻
酋长:威尔·萨姆森
马汀尼:丹尼·德·维托
荣誉: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导演奖/改编剧本奖/男主角奖/女主角奖
故事梗概:
精神正常的麦克被送到了疯人院。他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精神病院带来了剧烈的冲击。生性自由的麦克以一名反叛者的身份,拒绝了疯人院中种种规矩与管理制度为其所建构出来的自我,种种反叛行为与以拉奇德护士长为首的院方构成了强烈尖锐的矛盾对立,并且受到了阻挠和惩罚。最后,麦克被医院摘去部分大脑,变成了痴呆人。麦克的好友酋长不忍看到麦克变成一个痴呆生活下去,他闷死了麦克,带着他的灵魂逃离了疯人院。
叙事分析
叙事结构:影片就叙事结果来说还算是一部具有标准美国电影语言风格的影片。可以从护士长和墨菲两个部分来分析影片结构。 
1、从麦克的角度看,本片全长120分钟,是一个标准的三幕剧式的电影结构。
①  开头:30分钟(情节点Ⅰ:麦克与众人打赌:一周内把护士长制服。)
②  发展:60分钟(情节点Ⅱ:麦克因为反抗,遭受电刑。)
③结尾:30分钟(情节点Ⅲ:酋长“杀死”麦克,带着麦克的灵魂奔向自由。)
2、从关于护士长的叙事角度来看,影片的情节主部是五次集体治疗讨论会,显现出了护士长运用她的权威,
叙事策略: 作为反映反政府体制之时代思潮的作品,导演以温和保守的叙事形式处理具高度批判性的严肃主题,用好莱坞式的经典语言解读,达到雅俗共赏之效。
在该片产生前,好莱坞也曾拍摄过精神病院题材的作品,但大多是借用病人来反映病态的人物、社会、心理的寓意。《飞越杜鹃窝》则寓意将人们印象中的病态与正常进行倒置,从全新的视角和叙事方式解读了该类题材。
三、主题分析---杜鹃窝暗示什么?
1、冲出专制铁幕——从米洛斯佛曼出身背景看
由于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个人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使得这部电影有了更为深远和独特的蕴意。只有了解导演个人背景才能更好诠释米洛斯•福尔曼不合时宜在70年代的美国拍摄如此一部反体制的电影动机何在。
原籍捷克的导演米洛斯·福尔曼曾作为“捷克新浪潮”的中坚分子而扬名国际。犹太教徒的父亲和清教徒的母亲二战死于纳粹集中营,他从小在布拉格亲戚家中长大,毕业于布拉格戏剧音乐学院,其早期在捷克完成的电影作品既显露锋芒。但在1968年,随着苏联坦克轰隆挺进布拉格,米洛斯•福尔曼被迫流亡到法国。这就是现代史上知名的“布拉格之春”。 
或许从“布拉格之春”里可以探求出米洛斯•福尔曼赋予本片的另一层深意——不仅只是个体对体制的反叛,即个体与社会的对抗,而且可看做是捷克对苏联把持的社会主义联盟之反叛,即弱国与强国的对抗。
2、奔向嘻皮世界——从当时美国避世主义看
最早出现在旧金山的那批嬉皮士,他们发起这个运动,最根本的诉求就是求真,也就是追寻宇宙和人生的真谛,嬉皮士运动后来发展成了一种追求神秘主义的避世主义行为。影片中大多数角色都是因为避世才来到疯人院,比如酋长作为疯人院里一个真正健康的正常人,就像社会中真正的清醒者和理性者,大智若愚的隐居者,他对外界环境具有理性的洞察,因而选择了装聋卖傻,默

《飞越疯人院》/《飞越杜鹃窝》电影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1.73 MB
  • 时间201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