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共识已经死了
本刊综合报道在过去的20多年里,虽然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其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传统生产模式,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在,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
不堪重负的不仅仅中国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普遍的拉响了警钟。比警钟声更刺耳的是,美国总统布什一上台即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不执行减少碳排放量的决定。
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
近来,常有从黄河、长江调水救急的报道,甚至从十分缺水的山西调水到北京的报道。往昔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现在却让人品位了些许苦涩:据权威部门预测,,2008年缺水将超过10亿立方米。虽然有南水北调工程,但远水不解近渴。即使按照目前采取的节水、保水措施,北京到2008年仍然缺水9
亿立方米左右。
再放眼全国,中国的环境危机已经响声彻彻。
土地沙化的状况已经超越了以往学者们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的数据,直逼每年的3436平方公里。
中国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覆盖范围达国土的1/3,重点在南方,但已经向北方发展,酸雨和沙尘暴已影响到一些邻国。
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华北地下水超采亿方,呈现9万平方公里漏斗区,大兴安岭林区刮响生态警钟,竟然开始有沙尘暴光顾。
环境泡沫经济中最脆弱的部门可能是食物生产。据了解,中国2003年谷物有5000多万吨的缺额,相当于加拿大谷物的年总产量。
在2002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142个国家的环境可持续能力排行榜(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开展的项目――环境可持续能力指数(ESI)的最新评估结果)上,我国居于第129位。
面临生态危机的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的农业都在面临着挑战。“气温升高和水位下降是当今世界农业面临的两大挑战”。《B模式》的作者莱斯特?R?布朗说得很对,气温每上升1度会导致小麦、大米和玉米三大主要谷物减产10%。由于水位下降和气温上升,近些年来全球谷物产量都在减少,每年都是产不足销,
2001年短缺9700完吨,2002年短缺9600万吨。由于温室效应气温升高最多,旱灾连年,草地严重退化、沙化,农牧业生产力退化到已经难于养活当地的居民,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局动荡。
人类向地球索要的已经超出了地球的限度。
面对世界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国际上涌现出的“管理意识革命”、“环境革命”、“新世纪的新工业革命”等等各种说法,无不表明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布朗在《B模式》中强调时不我待,大声疾呼必须采取“战时动员”,我们对此应该持何种态度,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值得深思。
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
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据1986年《世界资源报告》的统计,美国生产58422×1015J,消费66766×1015J,进口能源8344×1015J。,消费量为中国的3倍。。美国碳的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在美国等工业面上升,许多海洋中的岛国都将受到海水浸没的危害。
缅甸向中国出口原木,破坏了亚
华盛顿共识已经死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