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台湾传统工艺 竹艺 等.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台湾传统工艺竹艺等
竹艺工艺一如所有的传统民间工艺是属于民间艺术的一环,它是寻常百姓的直接创作,原来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它的特点是就地取材,质朴无华。在早年台湾农业社会生活中,用途广泛,它是实用的生活,生产器具,渐渐也有一部分变成实用兼具观赏的工艺品。它是我们的祖先累积数千年的生活体验,透过千千万万人的手,渐渐发展而成。

绿竹入幽境传统竹业在台湾

竹子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颇高,古人吟咏诗辞,作画时长可见竹的身影。正是因为竹子本身拥有的特性,恰恰展现了一个全德君子的形象直立挺拔的竹杆象征着君子刚正不阿的情操,竹节的部分代表着君子重视品德操守与节气:而竹杆内呈现中空,更突显出君子虚心受教绝不恃傲的精神。而一另方面,民谚又有云:食者竹笋,庇者竹屋,戴者竹笠,炊者竹薪,履者竹鞋,卧者竹榻,书者竹纸。“可见竹用途的广泛。
台湾位于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恰好适宜竹子的生长。也因此,台湾的竹子种类十分繁多,多达170多种。大致上可分为热带丛生竹,以及温带散生竹两大种。运用最广泛的要属散生竹的孟宗竹与桂竹,以及丛生竹中的刺竹,长枝竹麻竹与绿竹六大种。其中,又以属散生竹的孟宗竹及桂竹的用途最为广泛。孟宗竹杆面平滑,材质坚硬而竹节间距低、竹肉厚而扎实:桂竹拥有细致的纹理,皮硬而坚韧,耐弯且富弹性。这两种竹类皆适合应用于建材、家具、竹雕,造纸日常用具等。位于台湾南投县的竹山镇(古称林圮埔),就以富产竹子而闻名遐迩,甚至因此而得名。
丰沛的竹材使得台湾传统竹艺品名目繁多,造型复杂。可用来制作各种器具,诸如家具,食具、农具,交通工具,建筑等;使用竹编技法的器具种类极多,例如竹盘类提包类、席子类、篮子类、竹帘类灯具类、帽笠类、玩具类、装饰类花瓶类等等。比如单单竹编鱼篓就有许多型式,篮子更不胜枚举。事实上,有些竹艺品是多用途的,如米筛是农具,也是婚俗用具。有些竹艺品的材料,编工及用途并不详知,尤其是在礼俗方面的意义与用途是顺应当地竹产及实际生活需要演变而成的,大多反映着当地的文化渊源与背景。比如台湾原住民与竹子就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吃的是竹笋,戴的是竹笠,穿的是竹鞋,坐的是竹凳,住的是竹屋;劳动工具中,也多有竹制品,如渔具,农具猎具等。可以说以竹类工艺品来代表台湾工艺的特色是毫不为过的。




台湾的竹艺在一个世纪以前,仅限于生活、生产用品、如斗笠、竹桶、蒸笼、簸箕、桌椅、床榻、房脊等物;日据时期,台湾的竹艺受日本竹文化影响,形成独特的竹文化底蕴,编织技巧也有所提高,因此台湾竹编艺术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和浓厚的地方特色,竹艺也从生活、生产用品扩展到文具、装饰品艺术品类,编织也由粗工演变为细工。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光复。1948年,为了加强宝岛和大陆之间的文化联系,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朱家骅责成中央博物院、中央图书馆在台湾举办一次传统文化展览,并让故宫博物院等单位以及上海市一些文物收藏家具体实施。3月18日,参展人员一行20余人抵达基隆,其中包括大陆学者向达、李玄伯、王振铎、庄尚严、钱钟书、屈万里,蒋复璁等人,受到台湾省教育厅长许恪士等的热情迎接。作为当时筹备人的著名博物馆学家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从同仁堂借了一批瓷器,从郑振铎处借了一批陶俑,钱钟书,向达分别从中央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借了一批宋元刊本,组成一个临时展览,开赴台湾。布陈以后,借此机会,王振铎与钱钟书,向达参观了当地的文化机构,拜访了地方文化名人。作为一个博物馆的科学工作者,王振铎以极其敏锐的眼光,发现了台湾竹编艺术这块宝藏,不失时机地搜集了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竹编艺术的代表作品,从中反映出大陆与台湾的血脉相连。

在台湾期间,王振铎首先发现清光绪年日本工艺家编织的文具匣和灯罩。这两件竹器色泽优美,编织严谨,花纹新颖,令人爱不释手。文具匣长30厘米,宽18厘米高6厘米,,竹条之间有空格,每格大小如一,其严谨程度,似乎不是手工而为,而是从流水作业线冲轧出来的;竹篾条呈枣红色,古朴大方,里面盛放信笺线装书。灯罩径长23厘米,宽5厘米,窗花花纹,竹丝为栗褐色,置放在灯具上,使人感觉到室主人是位朴素而又儒雅的人。台湾竹编花篓,器形最有特色,有双耳提罐形、有竹桶形、有背篓形、还有杯、瓶、钵、锅、提篮形的,编法有平织、纵织、斜织、旋织、起框分内起和外起两种,花纹设计有章法可寻,也可根据工艺家个人爱好随意编织。其中背篓形花篓在器形设计上很有特色,工艺家利用人们篓,器形稳定,又富有诗意:双耳直罐花篓在纹饰上更有创新,工艺家巧用材料,用细竹枝作装饰,尤为典雅。最为精巧的是两件竹编小件。一是蚯蚓笼。过去,我们经常在明清字画里看到渔翁钓鱼图,渔翁腰里常别着一小竹笼,以为是装鱼

台湾传统工艺 竹艺 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