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干线公路网规划
———河南省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预测
第一节河南省自然、社会经济现状分析与评价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交通地位来看,河南省都处于全国的中心部位。若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北通京津塘,南下武汉三镇,西入关中平原,东至沪、宁、杭等经济发达地区,其直线距离大都在600—800公里之内。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之一,它的交通运输条件优越,京广、陇海、焦枝、京九等铁路于线纵横交错,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
第一节河南省自然、社会经济现状分析与评价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河南省地域广阔,南北相距约530公里,东西长达580余公里,。截止2000年底,河南省有17个地级市,一个直署市、23个县级市、89个县,48个市辖区,下面为截止2000年底河南省行政区划一览表。
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6%,丘陵占18%,其余56%为平原、河谷和盆地等。河南省土地状况分类如表1—2所示。
(3)资源条件
①矿产资源
全省各个地区都蕴藏有一定数量的矿产资源,分布比较广泛,但不同的矿产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又有相对集中的特点,全省96%的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京广线以西;99%的锡矿资源集中分布在荣川县境内;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豫东北和豫西南;铝土矿集中分布在郑州以西到三门峡一带。
(3)资源条件
②水利资源
河南省境内有黄河、卫河、淮河、汉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1500多条,。全省有大中型水库1l 6座,属于国家管理的水库有三门峡水库和固县水库:但水量不足,水资源并不丰富。
(3)资源条件
⑧旅游资源
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在中国七大古都中,河南省就有洛阳、开封、安阳三个,还有南阳、商丘和郑州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古文化)、河(故问)、拳(少林武术、太极拳)、根(寻极觅祖)、花(洛阳牡月、开封菊花)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
河南省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迹百万件约占全国的1/,省级保护文物253处,市、县级保护文物2600多处。
《河南省干线公路网规划》--现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