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交流融合共鸣
【摘要】电视故事作为民生新闻的表现形式,内容上要贴近观众、主题上追求交流融合,达到用事实说话,以情感动人的目的。
【关键词】电视故事民生新闻《人间故事》
一、电视故事是民生新闻的表现形式
这几年我们听到较多的一个词:民生新闻。所谓民生新闻,就是指与老百姓衣食住行以及他们相互关系中所发生的新闻。因为与新闻受众的贴近,所以这类新闻更为他们所关心。对电视台而言,民生新闻火了,收视率自然就上去了。与新闻栏目的选择类似,专题栏目也在这上面下足了功夫。专题栏目做民生体裁并不新鲜,《东方时空》早就有《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当然,电视故事蜂拥而上只是这二三年的事。正如一些专家说的那样,故事化手法的成功运用令一些传统的电视节目焕发了全新的光彩。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事情用新闻手法演绎出来,让老百姓与新闻事件中的人一同去喜怒哀乐,让新闻受众去自然而然地认知、感悟、思考
,其意义非同小可。目前,央视的口述体纪录片栏目《讲述》、江苏卫视的事件类栏目《人间》、湖南卫视的情感类访谈节目《背后的故事》等,以其独特的反映百姓身边事的方式吸引着观众,引领着中国电视媒体故事化的浪潮。的确,不仅是央视与省一级电视台,地市级电视台也都推出了各类故事性新闻栏目。因为是新闻栏目,它必备新闻特征,虽然它未必要求标明“五W”,然而,在电视故事中要能找到“人物”,“情节”,“背景”, “时间顺序”和“动机”。尤其是,事件必须是真实的故事。安庆电视台推出《人间故事》已有两年,在学习兄弟媒体经验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这里谈一点感悟。
二、贴近沟通而不是哗众取宠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这应当是新闻工作者的圭臬。然而,生活中的故事是纷繁复杂的,其中消极的,负面的不在少数。作为新闻工作者,时刻不能忘记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忘记保稳定,促和谐的社会责任。因此,对大千世界的诸多故事,我们应当本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把那些怪异的,愚昧的,甚至有意无意导人以恶的所谓故事搬上荧屏。电视的贴近
,指的是内容与主题。如安庆电视台《人间故事》的《被圈养的妻子》,题目似是令人惊骇,但是,一是事实如此,二是引人注目。故事讲的是宿松县下仓镇九成村村民沈应保与他妻子陈四娥的一段辛酸经历。现年50多岁的沈应保在30出头时还没结婚,17年前,邻人把陈四娥介绍给他,媒人没有瞒他,陈四娥脑子有点“那个”――原来,陈四娥因失恋而精神失常。以居家过日子为念的沈应保没把它当回事,应承了这桩婚事。谁知婚后不久的一天,沈应保突然发现妻子失踪了,这下子急坏了他,出门一找,这一惊非同小可:老婆脱光衣裳在外面乱跑!自那以后,这种事就经常发生,而且动手打人,下至儿童,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迫于无奈,沈应保只好将她关在家里,锁上房门。沈应保哪里愿意关老婆?两个孩子幼小,他当爹又当娘,一家人要他挣钱养活,老婆要他照顾,他真的不堪重负!沈应保是一位极普通的农民,对婚后不久就发精神病的妻子默默兑现当初对媒人的承诺:“有病没啥,我会照顾她。”17年不离不弃,独自承受生活压力,且为妻子张罗就医。当您一开始听到将妻子圈养17年的事儿时,您或许会拍案而起,可是听完这个故事,您会感慨万千!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也许您会熟视无睹,可是当我们通过电视荧屏向您娓娓道来,您难道不会被这平凡中的珍贵亲情感染吗
沟通 交流 融合 共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