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酒店英语课堂效果的探究
摘要:指出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目前已被教育领域的学者们所关注,其发散式的思维模式对英语学习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分析了酒店英语课存在的问题,通过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完成作业,并以任务驱动法作为每堂课的主线,设计了以学生为课堂主导,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试行初有成效,以期以此为鉴继续改进。
关键词:思维导图,任务驱动,酒店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26503
1 酒店英语课存在的问题
酒店英语为普通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被细分为酒店英语1和酒店英语2两门课程,分别在两个学期进行教授,循循渐进地向学生渗透英语与酒店专业知识。在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的酒店英语课程设置中,既突出其较强的应用性,又结合了酒店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最新前沿理念。酒店英语
1以酒店工作场景为背景,旨在提高学生在酒店日常服务中的英文沟通交流能力,重点在于训练服务用语的表达,以适应为外宾进行酒店服务工作。而酒店英语2拓展了酒店专业知识面,涉及酒店管理知识和前沿管理理论的英文文献及专业术语的学习,较前一门课程增加了大量的阅读材料,需要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本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为全国统一普通高等院校入学考试选拔的本科生,均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对于他们而言,酒店英语1的词汇量较小,语法较简单,学习难点在于英语发音及表达,学生在课堂上口语练习的机会较多,课堂气氛活跃。而酒店英语2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以阅读专业知识和翻译为主的酒店英语2的课堂显得尤其沉闷,尽管教师一再强调课前预习,提前查解课文生词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一部分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表现不尽人意。习惯了传统英语应试教育的学生们,当遇到相对复杂的专业英语时,出现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思维障碍。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2 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思维导图最早由英国学者东尼?布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一种广泛运用于思考和学习的思维工具。科学表明人类大脑的左半部主宰语言、逻辑、数学等的功能,而右脑决定着美术、舞蹈、音乐等艺术因素。只有将左右脑同时运作,才会激发大脑的无限潜力,形成多维度的发散式思维,达到理解和记忆的最佳效果。思维导图正是运用这种原理,通过发挥想象力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并将各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尽管我国对思维导图的研究不过十几年,但是其有效性已被教育领域众多学者认可和推荐,普遍认为: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导图可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思维导图可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等。
3 思维导图在酒店英语课的应用
研究对象
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于2013年正式招生,2017年即为该专业45名学生步入大四毕业之际,而酒店英语2的设置正是为他们在即将到来的实习做准备,也是要向各大国际酒店集团展现本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涉外交际能力的课程。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笔者借用西方的思维理念,试图能为学生学习及授课方法上寻到双赢的沟通途径。在注重语言训练的同时,也强化巩固学生就酒店专业知识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3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酒店英语课堂效果的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