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臭氧层损耗.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臭氧层消耗
李巡案环境工程 3109019014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臭氧层生成
1
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吸收效果
2
contents
3
臭氧层破坏状况及影响
4
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
I
一臭氧层的生成
臭氧层的分布
在距离地球表面20-40Km的高空平流层中有一臭氧层,浓度高达百万分之十,占大气中总臭氧的90%以上,它是由于氧分子吸收了波长小于242nm的紫外线而形成的:
生成的O3当受到波长为220–320nm的紫外线照射时又可以分解:
:
因此,在高层大气中存在着臭氧的形成和分解两种光化学过程,这两种过程达到动态平衡,使臭氧含量长期保持在相应范围,结果形成了一个浓度相对稳定的臭氧层。
二臭氧层对紫外线吸收效果
,主要是一部分UV-B(波长290~300μm)和全部的UV-C(波长<290μm),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只有长波紫外线UV-A和少量的中波紫外线UV-B能够辐射到地面,长波紫外线对生物细胞的伤害要比中波紫外线轻微得多。
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吸收
波长为200~315纳米的中短波紫外线对人体和生物有害。
臭氧层破坏后对人体的危害?
三臭氧层的破坏
臭氧层空洞
有资料观测分析表明,从1985至1995的10年间,北半球上空大气臭氧耗损平均达到5%,南半球上空臭氧损耗平均达3%,并且这种臭氧耗损趋势还在继续。
1980年-1984年南极上空每年10月臭氧含量与同年3月份相比大幅度下降,出现了臭氧洞。

臭氧层损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012luyin
  • 文件大小1.95 MB
  • 时间2017-11-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