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汽车的使用寿命与报废标准
第1节汽车的损耗及使用寿命
一、汽车的损耗
——指汽车在使用或闲置的过程中,由于磨损、疲劳、腐蚀、老化、以及政策变化、技术进步等原因发生的各种损耗,使其价值降低的现象。
技术落后
有形损耗——汽车本身实物形态上的损
耗,又称物质损耗。它是汽车在使
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的原因导致的。如磨
损、腐蚀、振动、日照老化、养护不当等,导
致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降低。
无形损耗——由于科学进步和发展、国
家政策、市场变化等原因导致
的车辆损耗和贬值. 如由于生产率提
高,使生产成本降低而导致现有车辆贬值;
由于技术进步,新出现的车辆更加先进而使
原有车车辆贬值等。
汽
车
损
耗
1、有形损耗
汽车和其他机械设备一样,经过一段时间使用
而产生故障,导致性能下降,如汽车的动力下降,油耗增加,振动加大等。
汽车的有形损耗主要发生在使用过程中,称为
第一种损耗,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机件配合副的机械
磨损、基础件的变形、零件的疲劳破坏等。汽车这
类有形损耗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使维修费用、运行
材料费用增高,运输效率降低,若继续使用下去,
经济上将不合算。这就要用同样用途的新车来替代。
有形损耗也发生在汽车的闲置过程中,称为第二
种损耗,如生锈、车身漆面及橡胶件老化,或因管
理不善和缺乏正确的管理制度而引起的其他损失。
这类损耗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非常惊人的。
第一类有形损耗与使用时间和使用强度成正比,
而第二种有形损耗在一定程度上与闲置时间成正比。
2、无形损耗
汽车的无形损耗是指由于技术进步、生产的发展,出现了性能好、生产效率更高的新型车或原车型价格下降等情况,促使在用车辆提前更新。实际上,就是旧车型相对新车型的贬值。无形损耗又分为两种形式:
(1)由于汽车制造厂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改进,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使生产该车辆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相应降低,但车辆的结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没变,从而使车辆发生贬值。即:因相同的结构(同车型)车辆再生产价值的降低,而产生现有车辆价值的贬值,称为第一种无形磨损;
(2)不断出现更完善、效率更高的车辆
(新车型),而使现有车辆贬值,称为第
二种无形磨损。这种无形损耗系指新的车型
出现,使原有车
型显得落后,如继续使用原车型的车辆,就会降低
运输生产的经济效益。
汽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汽车的损耗其性能将随着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使用到一定期限就应报废,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如果无限制地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将导致下列不良后果:
(1)、由于车辆老旧,其动力性,经济性大幅度下降造成燃、润料消耗增加,维修频繁,耗费大量的配件材料和工时,致使维修费用剧增;
(2)、车辆平均技术速度下降,造成严重的排汽公害及噪声公害;车辆完好率下降,导致运输效率下降,运输成本增高等等。
研究汽车使用寿命的意义在于:保持在用车辆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减少公害、节约能源、提高运力、充分提高车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汽车的使用寿命
1、汽车的使用寿命
——汽车从开始使用到最终报废之间的整个时期。它可以用累计使用年数或累计行驶里程来表示。如非营运9座以下客车报废年限10年,最高可延10年,强制报废年限20年或60万公里。正确理解汽车的使用寿命,对准确判断车辆尚可使用的寿命,合理估算车辆的新旧程度,从而尽可能准确地确定被评估车辆的价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自然使用寿命
——汽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从投入使用到报废的时间。
自然使用寿命通常受汽车有形损耗的影响。它与汽车的设计、零部件的质量,以及车辆的使用、养护和维修水平有关。
汽车使用寿命与报废标准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