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药理药效及相关药品简介
11/24/2017
时间:2010年11月14日
主要内容
乌司他丁的分子结构和生成
乌司他丁的药物动力学
乌司他丁的药理效应及作用机制
乌司他丁的构效关系
乌司他丁的临床应用
乌司他丁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事项
加贝酯简介
生长抑素简介
天普洛安 ——注射用乌司他丁 ULINASTATIN FOR INJ
乌司他丁的发现与开发上市
1909年发现尿液中存在蛋白酶抑制剂
1955年分离,称为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
1985年首先在日本上市(ulinastatin)。
广东天普公司在1993年研制成功乌司他丁原料药出口。1999年8月乌司他丁制剂(天普洛安)上市。
相关名称:mingin、 ASTI 、HI-30、urinastatin 、ulinastatin,1990年, 建议使用Bikunin
Pugia MJ, Lott JA. Pathophysiology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s (review). Clin Chem Lab Med 2005; 43:1–16.
Fries E, Blom AM. Bikunin-not just a plasma proteinase inhibitor. Int J Biochem Cell Biol 2000; 32:125–137
乌司他丁的分子结构
乌司他丁的理化结构
乌司他丁的来源
乌司他丁的基因表达:乌司他丁以AMBP形式表达
UTI 以两种前体分子形式inter-α-inhibitor (IαI)和 pre-α-inhibitor (PαI)存在于血浆中。
血浆中IαI和PαI浓度为 25 - 700 mg/L。
前体分子主要在肝脏产生。
前体分子对大多数丝氨酸蛋白酶无抑制作用。
乌司他丁在血浆中以前体形式存在
MJ Pugia et al,Bikunin (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 structure, biological relevance, and measurement ,Adv Clin Chem. 2007;44:223-45
Fries E, et al. Inter‐alpha‐inhibitor, hyaluronan and inflammation. Acta Biochim Pol 2003; 50:735–742
炎性过程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释放丝氨酸蛋白酶。
这些蛋白酶加速病原体的清除
在急性期,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使UTI 从前体中释放到血浆中
在感染、外科手术中组织损伤等,血浆和尿液中UTI浓度增加。
乌司他丁是炎症过程中体内伴生的一种抗炎分子
,Endogenous anti-inflammatory substances, inter-a-inhibitor and bikunin,Biol. Chem. 2006 ; 387: 1545–49
MJ Pugia et al,Bikunin (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 structure, biological relevance, and measurement ,Adv Clin Chem. 2007;44:223-45
乌司他丁药代动力学
健康正常男性30万单位/10ml静脉注射给药后,3小时内血药浓度直线下降,清除半衰期为40分钟;给药后6小时给药量的24%从尿中排泄。
呈一级动力学消除
乌司他丁药理药效及相关药品简介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