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小老鼠看书
(打一成语)
咬文嚼字
例子一
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曰:“在吃中国。”体会这三个人所说的话的不同意味。
体会这三个人所说的话的不同意味。
“吃在中国”:食文化在中国。
“在中国吃”:想吃美食,到中国去!
“在吃中国”:作家感叹那些用公款吃喝的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针砭深刻!
可见短语语序变了,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这就是我们要“咬文嚼字”的原因。
例子二
贵州人、湖南人、四川人都比较喜欢辣。湖南人自诩:辣不怕;
四川人:不怕辣;
贵州人:怕不辣。
请各位判断一下,哪个省份的口味最重?
贵州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没有辣椒,嗜辣如命,哪天没有辣椒,可能就会心慌意乱,茶不思饭不想。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见,文字的排列组合不同,句子的意思不同;同一句话,句式不同,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学会字斟句酌,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在词典中的含义
“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
A、过分地斟酌字句。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1、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
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 A )
( B )
( C )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跳读理解“咬文嚼字”的新含义?用文中语句回答。
提问:
班上有位同学,有个坏毛病,就是特别爱迟到,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很生气地准备批评他,你会挑选以下两种句式中的哪种?语气更强烈,更适合批评人。
。
。
各抒己见,谈谈原因。
阅读1、2自然段,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郭沫若改字
《咬文嚼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