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生物学特性
一、羊的生活习性
合群性强
羊的群居行为很强,很容易建立起群体结构。在羊群中,通常是原来熟悉的羊只形成小群体,小群体再构成大群体。在自然群体中,羊群的头羊多是由年龄较大、子孙较多的母羊来担任,也可利用山羊行动敏捷、易于训练及记忆力好的特点选做头羊。应注意,经常掉队的羊,往往不是因病,就是老弱跟不上群。
一般地讲,山羊的合群性好于绵羊;绵羊中的粗毛羊好于细毛羊和肉用羊,肉用羊最差。但由于群居行为强,羊群间距离近时,容易混群,故在管理上应避免混群。
思考:目前我国有些地区大面积实施了天然草地退牧还草(禁牧)政策,是否禁牧时间越长,草地质量就越好?
积极作用(草地对放牧的反应)
1、适度放牧可刺激牧草加强再生
适度放牧可刺激植物的再生(牧草的耐牧性)。
适度采食可提高牧草养分含量;
适度采食避免了大量枯枝落叶积累,对草原防火有利。
2、家畜放牧时可产生蹄耕作用
践踏有利于种子进入土壤,轻度践踏有耙地作用;
一些草地生草土弹性较大(根茎-疏丛型草地),可承受一定强度的践踏(草地的耐牧性)。
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地上植物现存量 (宁夏盐池四墩子,2005和2006)
积极作用
3、家畜采食加速养分循环,排泄物起到给草地施肥的作用
家畜的采食加速了草地生态系统元素的循环;
家畜从草地上获得的营养元素有80-90%通过排泄物返还草地;
家畜尿中的养分(如尿素,氨基酸、钾元素等)大部分植物可直接利用,作用牧草生长达6个月。粪中的养分则被草地缓慢的利用。
因此,草地禁牧时间越长,质量不一定越好。
羊生产学(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