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高营养液 配制问题
肝胆外科
内容
1. 病例描述
2. 根因分析
3. 应对措施
4. 效果评价
病例描述
患者张吉德,男,62岁,因“发现肝占位3年,皮肤巩膜黄染半月”,于2014-02-11以“肝癌”收入院。有“乙肝、肝癌、糖尿病”病史。腹部MIR检查提示:肝内及肝门区占位性病变并肝内胆管扩张,考虑恶性肿瘤-胆管源性病变并肝转移可能性大。患者有手术适应症,但肝功能欠佳,Child分级为B级,胆红素偏高,为预防术后肝功能衰竭,减少术后并发症,遂于2014-2-14行PTBD减黄。于2014-03-03上午在全身麻醉下,行肝癌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因患者术中行胆肠吻合术,术后禁食时间长,遵医嘱于术后第二天行完全肠外营养,即经中心静脉置管滴入全静脉营养液。
病例描述
在配制营养袋的时候我们发现,每个护士在配制营养袋时加药的顺序是不同的,也发现有的医嘱下达的药物之间存在药物变色或者沉淀现象,比如复合磷酸氢钾和葡萄糖酸钙相遇沉淀,多种微量元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等相遇变色等。还可能会发生脂肪乳分层,聚合等现象。另外静脉营养袋的材质,输液通路的选择,和输液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都影响着静脉营养液在人体内的效用。同时部分病人在静脉营养过程还出现发热、过敏等现象,以上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全静脉营养制剂(TPN)是将机体所需的营养素,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以静脉滴注方式直接输入体内的注射剂,它能供给患者足够的能量、合成人体或修复组织所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增进自身免疫能力,促进伤口愈合。
根因分析
现在有一种叫卡文的产品,它有脂肪乳、糖水等独立的分隔为三个部分,当输注时可以将三部分中的隔离区域揉搓展开,就可以不用加药就形成一个三升袋了,为1440ml,1440kcal,完全胃肠外营养一般热卡不够,且氨基酸量也不够,脂肪乳为长链,但优点是使用方便而且可以经外周静脉输注,缺点是:对需要限制入量的病人液体量较多,同时热卡量偏低。但是对于肝病病人不是很合适,缺乏中长链脂肪乳和支链氨基酸。同时里面没有RI、维生素、足量的KCL等等,都需要自己加。
根因分析
TPN适应症
。
:
①短肠综合征:广泛小肠切除>70%~80%。
②小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肠缺血、多发肠瘘。
③放射性肠炎。
④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天。
: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若肠麻痹未消除、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常伴胃肠功能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养。
根因分析
1
4
1. 胃肠道功能正常,适合肠内营养
2. 心血管功能不全或严重代谢紊乱需控制者
3. 需急诊手术,不因应用TPN而耽误时间
2
3
4. 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
根因分析 TPN禁忌症
根因分析 TPN配制中的常见问题1
药物配伍不当
药物配比浓度不当
配制顺序混淆
配制时共用注射器C
根因分析 TPN配制中的常见问题2
污染问题C
TPN中加入其他药物
给药剂量和输注速度不当
静脉通路选择不当
静脉高营养液的配制问题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