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瓦缶胜金玉 布衣傲王侯.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瓦缶胜金玉布衣傲王侯
乾隆晚期,景德镇瓷艺彩绘华美绝艳,如云霞夕照,惜近黄昏,嘉道以后渐次衰微。在此之际,一股雕瓷(俗称“雕削”)之风蔚然兴起,佳作纷呈,名匠辈出,卓尔不群者乃陈国治。

一、悲辛人生

陈,目前只见零星文字资料。晚清书画家赵之谦《勇庐闲话》(同治八年成书)云:“陈国治者,祁门人,以画法雕瓷,海内无两。余见一壶,上作蝙蝠五,飞伏回翔,似宋院本。后国治以骂贼遇害。其所制散亡殆尽。近亦有仿者,无能及矣。”
近代诗人金武祥(1841-1925年)《粟香随笔》云:“道光时有镇人陈国治者,彩画雕镂,名重一时,又不轻作,每一器值数十金。蒋矩亭大令赠以联云:‘瓦缶胜金玉,布衣傲王侯。’又赠以额曰:‘陶隐’。”
从上述诸位的学养、名望和经历方面判断,记述应是真实可信的。图1陈国治粉彩钟馗图瓷板
迄今发现有陈国治署名纪年款识最早的器物黄釉浮雕山水案屏,有“道光己丑
(1829年)年春月上浣陈国治作”。另有粉彩钟馗图瓷板款云:“寿人先生属画,道光丁未(1847年)陈斋”(图1)。褐黄釉浮雕八仙图笔筒(上海博物馆藏)(图2)款云:“道光丁未秋九月善宝属,陈”、朱文印“斋”。


关于陈国治生卒年,我们作如下推断:道光己丑年陈国治在自己的作品上题识署名,标志着他的雕瓷艺术开始成熟,此年若是30岁左右,那么,他应生于嘉庆三至四年(1798-1799年)。陈“骂贼”(封建文人对太平军的诬词)遇害,当是发生在成丰十一年(1861年)四月太平军侍王李世贤攻克景德镇之时,是年陈国治62岁。道光二十七至二十八年,陈先后制作八仙图笔筒和陈抟高卧图笔筒,是艺术创作最旺盛的时期。
一个布衣大匠为何“骂贼”,或许陈氏性兀傲、刚直,所谓“勇夫招祸,辩口致殃”吧。《??雅》云:“画纸绢者不屑于画瓷也,而能画瓷者又往往不能画纸绢。国初刻玉范铜之俦,率皆姓氏流芳,表扬奕祀,而画瓷者多湮没不彰,致可慨喟。”如陈国治这样曾被官吏兼艺术家高度赞赏的艺匠,景德镇瓷业史上仅有明代的吴昊十九(李日华《紫桃轩杂缀》
)。这应是他俩绝技通神、艺精于道的缘由。

二、功同造化


嘉道雕瓷的兴盛有两大因素,一是景德镇陶瓷艺术中刻花装饰源远流长。宋代青白瓷(或素胎)上用刻、划、镂、捏、堆等工艺技法表现纹饰,如素胎刻花贴塑四灵图盖瓶(图3);元代有青花釉里红与镂雕结合的装饰形式;明万历年间常用镂空法雕刻纹样与彩绘结合;清康雍年间单色釉上常有浅浮雕纹样,景德镇制瓷史上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是雕瓷艺术兴盛的工艺基础。二是明清竹雕艺术理念给以莫大启迪。明代嘉定“三朱”以画法入竹,以刀代笔,采用高浮雕、透雕的深刀刻法,开创了竹雕嘉定派,如朱三松竹雕窥简图笔筒(图4);吴之??利用竹质坚韧肌理,创造出略高于竹面地子的浅浮雕;周颢运刀率意自然,用阴刻法展现山水画风格和文人画竹石韵致。诸多名家自出新意,将高雅的文人气息注入工艺品中。
以上两者交汇于乾隆年间,促成了“雕削”业的兴起。“凡人物、鸟兽各种玲珑之类俱各雕削。工匠有淘泥、雕削、上釉等工。”(乾隆年问《南窑笔记》“雕削”条)到嘉庆年间,龚?v《景德镇陶歌》之一云:“六方四角样新增,菱叶荷花各擅能。不上车盘随手制,雕镌印合笑模棱。

瓦缶胜金玉 布衣傲王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vuv398013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