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2015年10月26日-29日召开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讲课逻辑
一、背景和意义
二、总体理解
三、五个理念引领
四、党的保证
一、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意义
1、十三五规划是主政的党中央制定的重要历史节点的中期规划
——抓大(抓信念、抓战略、抓根本)
——抓小(抓细节、抓小节、抓苗子)
——抓己(执政党、领导干部、公权力者)
——抓长(抓长效、抓常态、抓长远)
“自身硬”才能“敢碰硬”,比如:行政审批、公车改革、国企高管高薪方面百姓诟病突出,习李新政敢于下手,真“动奶酪”。
2、制定中期规划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新时期前后的各五个五年计划比较(刘国光):
一是,前五个计划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进口替代,实行高积累,农、轻、重结构失衡,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改善不明显。
二是,前面五个计划都是“指标高”、“完成不好”;后面五个计划则指标不高,而结果一般都超过。
三是,前五个计划政府管得多,依靠行政手段;而后五个计划,政府的权限逐渐收缩,让位于市场和社会,政府由“全能型”向“效能型”转变。
四是,前五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效益,除第一个外,其余四个都不理想,经济增长波动很大;而后五个五年计划,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走上正轨,水平越来越高,成本也越来越低。
古语曰:“预则立,不预则废”。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保留了社会主义传统体制下的五年计划(后改为“规划”),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个优势,重视经济发展的计划性、预见性、协调性、平衡性。
五年规划是重要的“顶层设计”
3、为实现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收官,“成果丰硕,问题不少”。
(1)十二五成果(六个要点)
——国家总体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
——国家发展状态
中美GDP,1960-2014(以现价美元计算,万亿美元)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14
中国
美国
二《十三五规划建议》 - 上港集团党建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