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二)
三、多宝塔碑
这个堪称史上最有名的楷书字帖,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立。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最晚到明代移到府学,也就是现在的西安碑林。碑石螭首,龟座,高285厘米,宽 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岑勋撰文,颜真卿正书书丹,徐浩隶书题额,史华刊石。行间原有界格,现在已经磨灭。碑文描述西京龙兴寺僧人楚今禅师发愿兴建多宝塔的事迹及与唐玄宗有关的佛事。碑阴是贞元十二年(公元805年)草堂寺僧人飞锡撰文的《唐国师千福寺多宝塔院故法华楚金禅师碑》,吴通微楷书,知道的和学习的人就不多了。碑侧刻金莲峰真逸题名及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刘仲游的到此一游诗。原碑石现存西安碑林第二室,就在一进门的右边,用玻璃罩着。(见图 1)
多宝塔碑属于颜真卿的中楷,与其他碑相比,字形稍微扁一点,因此风格有些差异。书法不用我多说,只强调一点:它的普及程度达到家喻户晓,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点画清晰,易于初学,这方面刻工河南史华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石质选材坚韧细腻,所以至今剥落很少。刻法,有描述称之为直刀平底,看原碑,似乎没有这么夸张,但确实比较深,所以经历无休止的捶拓,仍然没有像《九成宫》那样彻底面目全非。但毕竟笔画瘦了很多,也经过后来的工匠剜洗。(见图
2、图4d)清康熙时碑末铭词有损伤,有约18个字受到损害。明清以来,多宝塔的拓本需求量极大,所以翻刻本的量也极大,但在照相制版印刷术引进以后,公认的宋拓本大量发行,所以对学习者来说,即使是明拓本,也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大家去西安考察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动买多宝塔拓本的心思了。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宋拓本的单本印刷品:
被认为是北宋拓最佳本的康熙年间内府藏本,首页第二行下面钤盖有“懋勤殿精鉴玺”,第三行上面钤盖有“乾隆御览之宝”,现藏北京故宫,简称为“懋勤殿本”。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多宝塔,都是这个本子。最好的印本,是1963年的8开线装珂罗版《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见图3a)。1978年又出了12开胶印的普及本(见图3b)。其实1962年文物出版社就出了“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善本碑帖之一”的《宋拓多宝佛塔感应碑》(见图3c),12开胶印,技术精湛,但细腻程度自然比不了线装珂罗本。1982年代文物出版社8开“中国书法”系列的《颜真卿》卷,第一册也选了懋勤殿本,印刷质量仅下珂罗版一等。1963年代北京出版社的《颜真卿书多宝塔》(见图3d)和1982年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法书选”本(见图
3e),都是16开印本,发行量大,物美价廉,但原装裱的尺寸大于开本,所以版式改动,割去了懋勤殿的印章(图4b)。201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大16开印本《中国碑刻全集》,第五册彩色影印了懋勤殿本,但细节还不如黑白本。文物出版社2007年“历代碑帖法书选”的大16开的所谓彩色印本(见图3f),其实是翻黑白变彩色,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此外,北京故宫还有两本所谓宋拓本,一本缺页,计17开半,后来划拨给中国历史博物馆了;一本别名是临川李氏本,或临川十宝本,只有解放前的石印本,这里就不提了。台北故宫也有所谓宋拓本,但缺页更多。
1963年辽宁人民出版社还出过一个16开胶印的《颜真卿多宝塔碑(节本)》,用的是辽宁博物馆的藏本,比较少见,印了徐浩的隶书碑额,但拓本比较晚,字又缩小,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