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
杜甫
知人论世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 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初读:读准字音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正音①景:yǐng 日光;②:霁:jì 雪止;
再读:读出韵律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节奏
2---2--1---2
押韵
押ao韵偶句押韵
三读:读出情感
通过朗读,我们发现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那么,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找出诗句细加品读。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
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时光飞逝,人生短促
客居天涯的凄寒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值五更欲曙之时,愁人不寐,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
下句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
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数处”言不只一起。
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
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次至衡,衡方
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
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后汉书祢衡传》
悲壮的鼓角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
“元光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
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
夷,百姓劳于兵革。”
――《汉书天文志》
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
《阁夜》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