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晋灵公不君我的上课课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晋灵公不君
中华古典文化研读
衮服
史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是《尚书》和《春秋》。《尚书》是历史文献集,《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这两部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列入经部。
中国的史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第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历史著作,但这些史书大多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散佚了。流传至今的有《国语》《左传》《战国策》等。
两汉时期中》和《汉书》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两部史书。《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体例,《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两部书成为后代正史的典范。
两宋时期是史学的第三个高峰,无论是史籍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前代,且为元明所不及。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是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文学常识简介
1、《左传》,西汉初称为《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文学常识简介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
,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晋国的正卿(相当于相),谥号宣子。
一、感知课文
1、高声朗读课文:
注意节奏、停顿、情感。
2、结合注释完成下列内容:
生字正音、重点语词的意义。
3、用现代汉语口译全文。
(一)检查预习
重点词语解释
1.“晋灵公不君”: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厚敛,加重赋税;以,连词,当译作“来”。
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而:连词,可译作“来”。
3.“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宰夫,厨子;诸,兼词,之于;过朝,经过朝廷。
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没有人继续您进谏了。“莫之继也”即“莫继之也”。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 “没有谁”。之:代词,指赵盾,等于说“您”。“之”在这里做“继”的宾语。
5.“君能补过,衮不废矣。”补过,补救过失。衮,衮袍。这里指君位。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提示: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7.“公患之,使鉏麑(chú nń)贼之”患:厌恶。之:代骤谏。贼之:杀赵盾。这里的“之”代赵盾。
8.“晋侯饮(yìn)赵盾酒”:饮:给酒喝。
9.“公嗾夫獒焉”:嗾(sǒu):呼唤狗的声音。夫:指示代词。那个。獒(áo):猛犬。
10.“斗且出”:且,连词,一边……一边。
11.“提弥明死之”:死之:为之死,即为赵盾而死。
12.“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免之,使赵盾免于受害。
13."赵盾弑其君“: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

晋灵公不君我的上课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1.65 MB
  • 时间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