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教材编写的思考-高等教育学论文
关于校本教材编写的思考
广西南宁技师学院陈潇
【摘要】以《微生物学》教材编写为例,从编写校本教材的必要性、导向、内容选择以及避免校本教材的过度“文本化”等方面对校本教材编写进行思考。
关键词校本教材微生物学编写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86-02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大势所趋。与之相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教材也应重新编写。国家课程教材是以全国所有的某学段学习者都应达到的基本素质为标准而设计的,难以满足全面而富有个性的素质教育之所需,在此情形下,各职业学校有必要编写校本,以适应学校的需要。本文试以《微生物学》教材编写为例,从编写校本教材的必要性、导向、内容选择以及避免校本教材的过度“文本化”等方面对校本教材编写进行思考,以对职业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有所裨益,使编写出来的教材符合大纲要求、贴近学校实际、适应学校课程教学的需要。
一、编写校本教材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是要把知识人才体系改为岗位能力人才体系,把学科体系改为工作过程体系,否则,教学就不能适应学生实际和企业实际,就没有职教特色和质量。而教学主要是围绕教材来完成的。教材有如跑道,有明确的方向和范围,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朝着终点奋勇跑去,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达到终点取得胜利。教材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够用。如果方向跑偏了,跑的范围变大或缩小了,那么,就会影响到达的时间和效果。就算教师教得再好,学生学得也很努力,结果却不是很好: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宽泛,但在工作中无从下手,难以胜任岗位工作。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没有适合的教材。不可否认,国家提供的正式出版的教科书是好教材,但它未必适合本校学生。因此,有必要编写适合本校学生所用的校本教材,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编写校本教材的导向
为了找准方向和范围,教师应深入企业,展开充分的调研,明确企业中相关的职业岗位,了解企业的最新先进技术信息和发展前景。教师根据这些信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精心编排校本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而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为例,为了编写校本教材《微生物学》,学校特意安排授课教师到区内多家校企合作药厂进行参观调研,请药厂专家给教师讲解有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通过调研,教师掌握了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在制药岗位中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校本教材编写后,教学实践和效果表明,学生通过学习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具备了从事制药和微生物检测的工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编写校本教材的内容选择
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内容选取是关键。职业教育的校本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任职的需要为前提,使得理论的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趋于一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职业教育“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奠定基础。
(一)立足“校本”来选择教材内容
在“学科本位”的影响下,编写教材时容易出现只强调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追求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缺乏实用性、缺乏岗位性。学生按照这样的教材学完这门课程后,虽然对课程有一个总体认识,但
关于校本教材编写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