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臣记者与臣教授.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臣记者与臣教授者与臣教授
张鸣
洪宪帝制的时候,北京有位记者表现积极,对袁世凯自称“臣记者”,被媒体传为笑谈,帝制还没有结束,臣记者就已经混不下去了,只好夹起皮包走人。后来历史的大势所趋,任谁也做不成皇帝了,中者、律师、作家之类,庶几得以幸免加盖“臣”的印记,稀里糊涂过了几十年。
然而皇帝这个东西,废除其名号容易,要真的将之从国人的心里和文化里消灭,却难上加难。在没有皇帝的天地里,很可能皇帝更多了,遍地都是。大小是个头,感觉上就觉得自己像皇帝,像皇帝一样做事。于是有人惊呼:上级皇帝化,下级奴才化。在这“两化”的浪潮里,媒体的“臣记者”是否重出江湖我不知道,但教授像“臣”或者说像奴才的却委实不少。
我们最后一个王朝是满人的,在满清王朝里,只有满人才可以自称奴才,而汉人只能称臣,奴才和臣有自己人非自己人的分别。如此说的话,那么我们今天的教授,也可以分称臣教授和奴才教授,属于领导自己人圈里的,是奴才,圈外的是臣。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现在的大学像衙门,其实我说错了,大学本来就是衙门,不是“像”!而自从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财大气粗,加强管制能力之后,大学变得比衙门还衙门。大学衙门的表征不仅仅是它的机关多,官多,而且教授争官做,主要是所谓的教学和科研单位,也完全按行政级别分三六九等,所有事情,包括学术上的事情,一律行政领导说了算,所谓的学术委员会,不过是漂亮的摆设,就连这个摆设,都是首长在办公会上决定的。跟别的衙门一样,大学衙门也有一套官场文化,,一言以蔽之,两个字:听话。听话两个字里面有学问,是木然的听,还是积极主动地听,甚至带着服从的满足感、幸福感去听,效果是不同的,虽然很可能当面听话背后骂娘,但表面的柔顺却是领导之所以为领导所共同追求的东西。
有幸的是,我们的教授,经过党的多年的训练和考验之后,基本上都能很自觉地认同这种文化,上之所是必是之,所非必非之。开会的时候,无论这种会是学术还是非学术的,只要领导讲了话,大家后来的发言,如果不是对领导讲话的学习体会的话,每个人在开始的时候必然要征引领导的话——正如某某领导所说。那架势,很容易令人想起文革时期做什么都要朗诵的“最高指示”。平时开会,就是领导发号施令的机会,大领导站最多的时间,其次二领导,三领导……先虚后实,布置任务,点名这个做那个,那个做这个,所有的人,哪怕你是再大牌的教授,只有听喝的份。无论要做的事情关系到谁,大家只有做的义务,至于建议,基本上没有安排提的机会,如果有哪个不识相的还想发表点不同意见,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了。
中国这个地方很有意思,最讲民主的地方是农村,因为那里有村民定期的选举,最不讲民主的地方是大学,哪怕就是讲民主理论的所在,在实际生活中却丁点民主也没有,只要坐在了领导的椅子上,任你是谁,不知不觉就成了皇帝,别说民主,就连听不同意见的雅量都没有,谁要是在公开场合说了点和领导不一致的话,那么领导不马上训斥你一顿,已经是给你面子了。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听话有什么不好?至少这样的教授不会胡来,守规矩。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眼下,仅就揭露出来事实而言,我们的教授们已经没有不敢做的坏事了,贪污受贿的有,做奸商的有,欺诈的有,至于抄袭

臣记者与臣教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a
  • 文件大小152 KB
  • 时间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