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研究的多学科现象-大学语文论文
妈祖文化研究的多学科现象
陈群
(宁德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五缘”文化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五种纽带为基石,分别解析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的涉及范围、传承和发展情况,引领炎黄子孙追溯和珍视自己的文化源头,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作为五缘文化支柱之一,神缘探讨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为纽带的文化现象。妈祖文化作为拥有众多海内外信徒的民俗文化,引起海内外学者从历史学,社会学,闽台关系,政治学,艺术,旅游学,经济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客观上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发展,团结中华民族凝聚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关键词 ]五缘文化;妈祖文化;多学科;交叉研究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2-0086-02
[作者简介]陈群,女,福建莆田仙游人,宁德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批评话语分析。
一、引言
1987年苏东水教授曾用“六缘”观念(即地缘,血缘,人缘,文缘,商缘,神缘)来展望一脉相承,合作融洽的泉(州)台(湾)经济关系,[1]140开启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缘”究先河。众多海内外学者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缘”划分研究,可谓方兴未艾,百家争鸣,其中林其锬的“五缘文化”最为人中肯。林其锬、吕良弼在《五缘文化概论》一书中,回溯上古时代社会崇尚“六亲”(父,母,兄,弟,妻,子)和睦的自然人伦,指出进入封建社会,自然人伦被封建等级、主从、尊卑思想所挑战,变成宗法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在此基础上精辟地提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五缘”: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维系着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五种物质、精神纽带,即亲缘以亲属为纽带,地缘以郡望、籍贯、乡土为纽带,神缘以宗教信仰为纽带,业缘以职业专业为纽带,物缘以物为纽带。[2]53-56妈祖信仰或者妈祖文化属于神缘的民间信仰,传达人们心灵深处的精神感情,凝聚人们同根同源的民族力量。2009年,“妈祖信俗”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提升了妈祖信仰的国际性地位,促进全球华人进行文化传音。
二、妈祖文化研究的多学科现象
妈祖文化研究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沉淀铅华,传承妈祖爱国救世的高尚情操,发扬在新时期其令人称颂的维护和平安全,增进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的功能。妈祖文化向我们展示了其辉煌历史和历史地位,留下丰富而珍贵的人类遗产(如物质上的庙宇,雕像,祭祀礼仪,民俗习惯和非物质上的民俗信仰和精神生活等),承载着炎黄子孙的共同文化认同和祖录妈祖文化的历史和传播足迹,追述其强大的信仰感召力,从各个角度展开对妈祖文化的缅怀。妈祖文化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研究特点,涉及历史学,社会学,闽台关系,政治学,建筑学,传播学,旅游学,经济学,语言学,其中语言学的研究还是屈指可数。
从历史学角度上,妈祖文化研究主要立足于大量的妈祖史料(如省志,地方志,妈祖庙以及其匾联,碑文等),考察妈祖身世、妈祖羽化地,褒扬妈祖爱国救世的传奇壮举,追查妈祖信仰的宗教属性,数典历代皇帝对妈祖36次褒封(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追踪妈祖庙的海内外足迹,记载港澳台妈祖庙和海外妈祖庙回归湄洲祖庙谒祖寻根的历史时刻,反映海峡两岸人民割舍不断的情感牵绊和同根共源、
妈祖文化研究的多学科现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