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编制的区域规划
2015年03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2015年11月26日,交通运输部《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2014 - 2020年)》已获批,近日即将印发。
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纲要指出,到2025年,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对外开放一体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统一开放大市场基本形成,合作广度深度明显拓展。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环渤海地区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到2030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A
B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涉及交通、新能源、金融、环保等多个产业。其中,旅游业作为整合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惠及民生的重要产业,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起到了“黏合剂”的重要作用。
旅游一体化可以取得多元综合效益,一是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形成旅游景点群体文化效应;二是可以通过旅游加快三地交通,人流,物流的一体化进程。三是可以以旅游为平台,促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形成发展的强大引擎。同时,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发展综合效益的凸显,还能开创出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新常态模式,开启旅游经济新常态时代,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
01
03
02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必要性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现状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问题及应对措施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
01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必要性
京津冀三省市地域相接、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对三地尤其是河北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旅游业关联度高、融合性强、拉动作用突出,是区域合作最容易起步、最容易实现的领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旅游业扮演着桥头堡和排头兵的重要角色,既是共振点和共赢点,又是切入点和突破口。
02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现状
03
01
02
2014年8月,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建立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并成立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协商制定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工作任务。
10月,召开京津冀旅游产业发展专题协调会,就编制三地旅游协同发展规划进行商讨和对接。三地将结合各地“十三五”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力求在旅游项目开发、营销、管理等方面形成规划的相对协调统一。
建立健全了京津冀旅游网站联席会和旅游咨询服务合作机制。在三地的旅游网站上设置“京津冀旅游专栏”,发行了“京津冀旅游咨询专刊”,利用手机APP和微信平台,实时向旅游者发布推送京津冀旅游资源信息。
协调机制一体化
3、问题及应对措施
首都客源市场的周边外溢性比较低,环京津创新性旅游产品缺乏
京津冀在旅游资源上互补性不强,没有形成互为旅游目的地
环京津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没有形成有实力、够规模的城市群
交通、旅游基础设施落后、旅游资源集约开发不够、旅游企业参与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等
在景区开发、管理等方面存在差距
市场化程度低、整合营销效果不明显
京津冀旅游缺乏一个鲜明统一的形象。
难以突破传统行政区域思想束缚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