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
徐静
**********
QQ:566765
E_mail:566765@
职业道德(50题)
单项选择(60题,每题1分)
多项选择(30题,每题1分)
判断题(10题,每题1分)
简答题(2题,每题10分)
计算分析题(20分)
综合题(2题,每题20分)
方案设计题(20分)
为什么要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人才招聘的两个基础: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因:
人力资源不能随时购买,需要一个培养过程,所以要从长计议;
外部环境变化,使得企业实现战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提出调整;
企业战略本身的调整,要求人力资源调整;
企业员工队伍本身的变动,如退休、离职,造成岗位空缺和人力资源缺乏,而人力资源从补充到适应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先规划、安排
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分布可能不合理,需要有计划地调整
人资源供给和需求有一定刚性,所以需要进行预先规划。
一、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
1、工作岗位分析
2、工作岗位设计
二、企业劳动定员管理
1、企业定员人数的核算方法
2、定员标准编写格式和要求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
四、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
1、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
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控制
人力资源规划
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
人力资源规划的涵义:
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是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生产经营目标,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方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
人力资源规划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占重要地位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A、战略规划 B、组织规划 C、制度规划 D、人员规划 E、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的关系:
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企业规划。企业规划的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种资源(人、财、物等)彼此协调并实现内部供求平衡。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统的关系:
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
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 之工作岗位分析
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
(1)书面资料
(2)任职者的报告(访谈、工作日志)
(3)同事的报告
(4)直接的观察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1)岗位劳动规则:①时间规则;②组织规则;③岗位规则;④协作规则;⑤行为规则
(2)定员定额标准
(3)岗位培训规范
(4)岗位员工规范
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
(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
(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指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
(3)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应知、应会、工作实例
(4)生产岗位操作规范、岗位的职责和主要任务、岗位各项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完成期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
人力资源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