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王明成
汉中市财政局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对于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相关规定和汉中市的绩效评价工作实际, 对当前绩效评价工作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购置“重时效、轻效率”
固定资产购置不与单位存量资产挂钩、过分追求超前和高标准, 脱离实际业务需要, 造成资产使用效益不高, 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2. 管理“重价值、轻管理”
一是资产管理部门清查流于形式。会计财务部门只关心核算, 不重视指导, 部分资产长期不入账, 对账外资产没有明确管理主体, 权责不明晰。二是管理系统落后, 财物管理脱节。过去使用的是单机版处置管理系统, 该系统侧重于年终上报资产数据, 各使用单位不能随时对资产变动情况进行登记, 造成监管管工作滞后。三是管理人员只追求账平表对, 对固定资产购置、处置过程及大量闲置资产是符合规定不作深入了解, 造成报废不处理, 闲置资产大量存在等问题, 影响资产发挥应有功效。
3. 处置“重程序、轻效益”
一是资产使用隐性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产权和使用权分离, 易造成闲置或半闲置, 导致资产使用效益低下。二是资产处置忽视固定资产效益。目前, 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处置中, 重点关注房屋、土地和车辆资产处置工作程序的规范性和合法性。而对其他资产处置并不深究, 客观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4. 检查“重操作、轻评估”
目前, 市县(区) 财政、审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固定资产的检查, 仅停留在购置费用支出是否合规, 资产处置是否按照权限审批等常规层面, 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绩效审计、制度可操作性、可行性的深层次评价分析, 审计检查效果不充分。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推行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1. 政策要求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推行绩效评价的必然选择。
2011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 为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基础。新的《会计准则》对支出管理强调了合规性、效益性、真实性和绩效性, 并将“绩效考评”等科目新增到财务报表中。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目标在维护财产和预算资金安全完整的同时, 必须对单位履职效率以及自身管理做出客观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引入固定资产绩效管理评价是财政政策的必然要求。
2.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推行绩效评价的重要手段
(1) 预算绩效评价是缓解财政预算供需矛盾的要求。近年来, 财政部门财政预算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行政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的财务形势日趋紧张, 推进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是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八项规定”的重要体现。
(2) 预算绩效评价是优化资产配置, 盘活闲置资产, 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固定资产配置预算编制, 核对配置标准、核实存量资产、及时登记购置资产, 是实施资产动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1.38 MB
  • 时间20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