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培养目标的研究-英语论文
中学德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董风朝
(石家庄市鹿泉市上寨中学,河北鹿泉050221)
摘要: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除了传授必要的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我们所提及的学生情感方面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是德育培养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以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德育的培养目标来构建。
关键词:中学;德育目标;情感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2)-04-0095-01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书易,育人难。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育人首先是育德。这既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教育的归宿。
面对国际格局的转化、国内社会的转型、基础教育的转轨,中学德育工作将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但同时也是德育发展的有利机遇。
当代的中学生虽然在心理和智慧上有了比较健全的发展,但在认识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如何去认识大自然,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这些方面的知识还知之甚少。所以有人说中学生就如一张白纸,怎样去培养,以后就成为怎样的人。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除了传授必要的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使其懂得如何在社会上与人交往,如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在情感方面对其进行认知教育,这正是当前形势下以德治国的基础体现。
所谓情感,就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周围事物客观的认识或评价,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具有波动性和感染性。在教学中,教师将情感传给学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融情于学习之中,激励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可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情感教育包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陶冶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等。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具有特殊地位,所以说德育的培养对个人情感的发展至关重要。
所谓德育是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体系。它是完成德育任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德育是关系到青少年道德水平与精神面貌的一件大事。我们所提及的学生情感方面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是德育培养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以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德育的培养目标来构建。笔者在历任的几年班主任工作中,感觉到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德育的教育内容既不能过于泛化也不应过于狭窄
在这里传统的德育观点与新的观点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在《德育新论》一书中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认为德育中的道德教育应在其中列首要地位。实际上对现在高中生在道德方面的教育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渗透,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其实这几种关系涵盖中学阶段各学科的知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培养把人与生物和人与自然作为一个共同体而倾注关心、怜惜及爱的情感。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培养同情、仁慈、宽容、体谅之心、涵养与人友好、合作的和谐、圆融和豁达的情怀。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要求学生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要有自知、自控、自尊、自爱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好这几种关系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以上的几点,我主要从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认知培养:
(一)是在化学课上给学生灌输环境与
中学德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