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五章移动号码便携性.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5章移动号码便携性(书第15章)
为什么要号码便携?
号码便携性、平等接入和网络非捆绑是增强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公平竞争和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3大重要机制。

号码便携性可分为3类:位置便携性、业务便携性和运营商便携性
位置便携性:用户不用更改电话号码就可以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业务便携性:用户可以在改变电信业务时保持同一个电话号码。
运营商便携性:用户可以不用更改其电话号码就可以变更运营商或业务提供商。

书上提出了4种基本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支持固定网络的号码便携性,他们分别是:呼叫转移、呼损返回、按释放询问和全呼叫询问。。
以上方案均可通过智能网实现。参见附件1。

在描述移动号码便携性前,我们先说明移动号码与两个号码相关,即目录号码和识别号码。
在GSM系统中,MSISDN(移动台的ISDN号)就是目录号码,拨打该号码可以直接找到MS;而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是一个隐蔽号码,该号码可以唯一确定移动网络中的MS。IMSI对于移动用户来说是保密的,它是用来在位置更新过程和呼叫发起过程中认证/识别MS的。当一个移动用户改变其运营商,一般,新的运营商会给该用户分配一对新的MSISDN和IMSI。实施了移动号码便鞋性后,移动用户仍保持原来的MSISDN(即被携带号码),但将得到一个新的IMSI。
对于基于EIA/TIA IS-41的移动系统,识别号码和目录号码分别为移动台识别号码(MIN)和移动台目录号码(MDN)。移动运营商通常假设MIN和MDN为同一个号码,所以MIN和MDN可以交换使用。MIN/MDN的格式为NPA-NXX-XXXX。前6位,即NPA-NXX,用来识别MS的归属系统。如果没有归属网络标识符,就不可能实现漫游。在信令和计费记录中,MDN被用做主叫号码参数。如果引入移动号码便携性,MIN就不再与MDN相同,这种情况下,把MIN作为主叫号码就会导致在一些业务中错误路由,这些业务包括自动回叫。类似地,对于位置更新过程,在执行注册程序时使用MDN也会导致出错。因此,为了支持便携性,基于IS-41的系统需要把MIN和MDN区别开。这就意味着要修改MSC中HLR和VLR的软件,从而增加了额外成本。
基于智能网实现号码携带的研究
许晓荣许晓荣,2004年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目前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线通信系统。
,章坚武1,邢小良邢小良,中国电信浙江省电信公司互联网事业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移动通信、数据通信。

( 310018;
310006)
【摘要】在个人通信系统(PCS)中,本地网号码携带业务(LNP)是其中的业务之一。本地网号码携带业务(LNP)包括运营商携带、位置携带和业务携带。本文详细设计了两种本地网号码携带业务(LNP)的实现方案与方案图。基于智能网实现LNP的两个典型解决方案:(1)通信公司携带码方案(CPC)是运营商号码携带业务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2)位置选路号码携带方案(LRN)用以解决位置携带。两种

第五章移动号码便携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136365664
  • 文件大小3.74 MB
  • 时间20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