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评语
报告(40)
总成绩
修改(30)
平时(30)
专业: 自动控制
班级: 控094
姓名: 吴培林
学号: 200908907
指导教师: 刘伯鸿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 年 1月 11日
1 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来理解课堂知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信号方面的一部分专业课,驼峰信号是信号专业以及以后工作中的一项非常有用的知识储备,我们这次课程设计其目的就是以实践的方式对所学的课程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该课程设计的训练,使我们的综合能力、创新思想得到全面提升;能够综合运用区间信号自动控制专业知识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计算机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做准备,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也从课程设计中获得了认真严谨的学习精神,并通过自己的实践与研究,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
2 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要去绘制两张图纸,并能理解掌握其中的元器件作用,工作原理。主要布置以下两张图纸:驼峰调车场头部信号平面布置图;T·JK1-D型减速器分级控制电路。调车场信号平面布置图是驼峰场基本信号设备的布置,减速器是最基本的速度调整装置。
3 设计说明
驼峰调车场的主要任务是解体、编组和其他调车作业。解体作业是在驼峰场头部进行,编组作业在调车场尾部进行。本报告以典型的纵列式编组站驼峰信号头部信号平面图为例,设计自动化驼峰信号平面布置图。主要包括两个驼峰, 20个溜放股道,上下两条禁溜线和迂回线,以及各种信号机、道岔、减速器等信号设备。
平面信号布置图总体要求:峰顶至各条调车线计算点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短;各条调车线的总阻力相差不大;在满足制动位正确布置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车辆减速器的数量;各溜放钩车的共同走行路径最短,以便钩车迅速分散。
以附图1为例介绍以下几种信号设备的布置。
如附图1中所示XJQ1、XJQ2为限界检查器。限界检查器是检查车辆的底部限界,凡不符合限界检查器要求的车辆不能溜放,以免撞坏车辆减速器。一般在每条推送线上距峰顶80-100米处装设限界检查器。若低于限界的车辆经过时,立即关闭驼峰信号,同时报警。
如附图1中AZ1、AZ3、AZ5等为按钮柱。按钮柱一般安装在驼峰信号机前方或推送线左侧。其作用为现场工作人员在发现有危险或故障时及时将按钮柱按下,及时关闭驼峰信号,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平行进路间距较小时加装超限绝缘。
附图1所示T1、T2是驼峰信号机,起作用是指挥调车机车进行推送、解体车列。根据作业要求,驼峰峰顶平台与加速坡变坡点处,每条推送线设一架。为四灯七显示高柱色灯信号机。
调车信号机根据其原理作用和布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峰上调车信号机和线束调车信号机。调车信号机按下行方向单数进行编号,从调车场头部开始依次编号。先编峰上再编线束上信号机,按顺序进行,最后编迂回线和禁溜线上信号机编号。
峰上调车信号机
如附图1中D1
编组站课程设计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