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作业
题目:浅谈康德哲学中人的启蒙
学生
学号
专业
层次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课程教师
浅谈康德哲学中的人的启蒙
摘要:“法国革命时代”(大约1770至1815年)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词语是批判、理性和自由。而这些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又正与康德哲学的主要概念不谋而合。可以说,康德有关人的启蒙的有关思想从来都是可以追根溯源且影响宽广的。康德认为,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的自律,在与一种存在的超出人意志之外的力量两者之间所相联结的关系,应该是十分具有探讨价值的命题。且以人的道德意志为前提,推动历史进步并在此意义上作为永久和平的保障具有充分性。本文就以黑格尔的人的启蒙思想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新的解读,阐述其中的内涵表现,形成必然性和影响评价等内容,以对德国古典哲学甚至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史有一个更加清醒和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康德;人的启蒙;历史进步;道德意志
Ⅱ康德历史哲学中的关于人的启蒙
启蒙与人的权利的使命
“启蒙与人的权利的使命启蒙是人摆脱归咎于他自身的不成熟。不成熟是没有他人的指引即无能力运用他自己的理智。当其原因并不在于他缺乏理智,而在于他缺乏不经他人指引去运用他自己的理智的毅力和勇气之时,这一不成熟就是归咎于其自身的。勇敢去认识(sapere aude)! 有勇气去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是启蒙的口号。”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康德以这样简短的定义对祖尔纳问题做出了直接回应,后者于1783年在《柏林月刊》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人们开始启蒙之前,需要好好回答这一几乎与什么是真理一样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对康德而言并不是满人提出的,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贯穿于整个哲学思考的始终。依据康德的定义,启蒙是去独立地运用自己的理智,从而摆脱不成熟状态的过程。“勇敢去认识”并非是对特定的人,而是对每一个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个人所提出的要求。但人为什么要启蒙?因为其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使命或者说天职正在于“我在思考”。任何试图阻挠甚至禁止人的自我思考以及由此通往进步的行为在康德看来都是“对人类本性的犯罪,这一本性的原初的使命正在与这一进步”。这表明启蒙所要求的自我思考以及由此在启蒙中不断进步乃至出于人的使命自身的要求,启蒙并非自在的目的,而是实现人的使命的必要的手段。
在此意义上,康德说“不成熟”是“责在自身”(selbst verschuldete)确实也没有错。但问题在于,当人正当地使用了自己的理智,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时,这时我们还能说“责任在自身”的怯懦吗?所以,当康德明确表达人的不成熟是自我招致的,就应该是“自我”负责时,遭到了哈曼的激烈反对和辛辣的讽刺。哈曼说:“那么,这个被虚假地指责为不成熟的人的无能或过错究竟在哪里呢?在于他的懒惰和胆怯?不,在于他的监护人的盲目—他本来想看得见,因此他就必须对这个过错承担全盘责任。”他进一步说:“不成熟的人们的那位盲目的监护人,当他手握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军队来保证他的绝对正确和正统地位时,一个在火炉旁昏昏欲睡,却还在进行推理和沉思的人还能以什么样的良知指责他们胆怯呢?”这种讽刺和反驳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不能指望人人都像革命党人那样“砍头只当风吹帽”,我们也不能奢望成熟的人就会像伏尔泰那样,有坐穿巴士底狱的勇气和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从个人与专制君主的关系上,从心理学的勇气、决
西方哲学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