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的处理及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方法
张伟
大屯营卫生院湖南宁乡县 410600
【摘要】目的:分析和讨论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髋臼的处理及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121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X线、Harri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讨论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方法。结果:治疗前患者的Harris评分为(±)分,低于治疗后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髋关节Harris评分:42例优,32例良,20例中,6例差,%;X线评价:优良75例,差25例,%。结论: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髋臼的处理及假体正确放置,有利于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髋臼假体;放置方法
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骨科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肿瘤等方面具有不错的效果[1]。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目的在于模拟人体髋关节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减轻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难度系数高,术中应正确处理髋臼、安放髋臼假体,从而达到良好的软组织平衡,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收集了100例(髋121)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析髋臼处理和髋臼假体放置的正确方法,情况如下。
1资料、方法
选择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121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男性54例(髋65),女性46例(髋56),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岁;单侧86髋,双侧35髋;其中股骨头坏死49例,原发性关节炎
20例,髋臼发育不良31例。纳入标准[2]:结合临床症状,经X线、CT检查,符合相关病理诊断标准;具有外科手术指征,均耐受手术;排除心肝肺肾等脏器严重不全、全身严重感染者;了解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组研究符合我院伦理规范,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启动。
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常规拍摄等大双髋正侧位X线片,掌握髋臼骨质情况,双侧髋臼CT检查,了解髋臼内壁骨质厚度、骨赘、骨缺损情况;应用人工关节模板测量髋臼放置位置,评估髋臼假体信号和旋转中心位置。本组患者均采用生物型假体,80髋应用金属对聚乙烯假体,41髋采用陶对陶假体。全部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体方法为:全部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帮助患者选择侧卧位,沿外侧做切口,确保髋关节充分暴露,截除股骨头,充分显露髋臼。仔细认真辨别臼的真伪,见髋臼卵圆窝、横着的韧带情况,可确定为真臼,病程较长的患者,髋臼处存在大量骨赘,应先清理骨赘,沿内下方寻找髋臼窝及横韧带,掌握髋臼底部情况。根据既定标准方向,使髋臼外展35~55°左右,向前倾斜10~20°。髋臼顶端常有肉芽,全部刮出后,打压并填充松质骨,正确放置髋臼假体,并置入内衬。复位髋关节,仔细检查各个方向活动性及松紧度,查看是否存在骨赘撞击情况,一旦发现需及时修正。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5d,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包括直腿抬高、双下肢穿弹力袜等,
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的处理及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