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炎
东莞市黄江医院叶世华
2016-10-01
资料来源
北大医学教材-内科学2009版
(第8版内容更简短)
第7版美国BRAUNWALD心血管内科学教材书
版本不新,缘于资料更新不多
选题理由
机制复杂,确诊方法不常用,治疗意见不统一,导致临床漏诊、误诊率高
心肌炎在心脏病诊断中是最具挑战性的疾病之一。人们对它的本质及病理生理所知甚少,也没有普遍认可的诊断的金标准,所有现有的治疗方法均存在争议,原发性心肌炎可以由急性的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所致。继发的心肌炎则是由特殊的病原体引起的心肌炎症。
定义
心肌局限或弥漫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上常伴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心肌酶升高。绝大多数可逆。
病因:感染性、非感染性。
本题重点讨论病毒性心肌炎。
感染性:病毒(RNA、DNA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椎虫病
非感染性:中毒(可卡因)、药物(化疗药等)、物理因素(射线)、自身免疫
其中:病毒性以呼吸道、传导病毒多见,依次为:柯萨奇-B、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等。
临床
因心肌炎病变范围、程度不一,临床表现相差悬殊。轻者无症状,严重者可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乃至猝死、A-S发作。老幼均可发病,以年轻人为多。全身肺特异症状:发病前1-3周感冒样或腹泻样症状。
心脏受累表现:几乎均有心律失常,其中90%左右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发。心率较快与体温不相符。或心率减慢、A-S综合征。严重者可有心脏扩大、病理性S3、奔马律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极少数:突然死亡,
多由于恶性心律失常
少数:心肌缺血,
偶有心肌梗塞
心肌炎
无症状
绝大多数完全恢复
心肌炎性浸润
坏死、纤维化
慢性迁延、自身免疫损害大致心功能不全
明显心功能不全表现,
如扩心病、限制型心肌病
实验室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急性期血沉可增速。
急性期或慢性迁延期:心肌酶学、肌钙蛋白T/I增高。最高程度与病变程度相关。
慢性迁延期: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力降低、E花环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低,总T细胞、T辅助细胞和抑制T细胞减少。以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
心电图:几乎均不正常,有急性损伤表现:广泛ST压低或缺血性T波改变;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早、及不同程度的窦房阻滞、房室阻滞、束支阻滞、分支阻滞多见。广泛ST压低或缺血性T波改变,多见于急性期。治愈后可完全恢复正常,这点与心外膜血管病变(如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相关ST-T改变不一样。
急性心肌炎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