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四)
线路规划
王蕊土木1012班 10234019
线路规划这一讲的学习思路大致如下:线路设计的内容和任务;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线路设计的要点及特点;线路平面设计;线路纵断面设计;线路选线工作的具体实施。在整理线路规划的内容之前,先回忆一下线路的分类。轨道交通线路按其在运营中作用,分为正线、辅助线、车场线。
正线
正线是指供载客列车运行的线路,包括区间正线、支线、车站正线及站线。城市轨道交通正线是独立运营的线路,一般按双线设计,采用右侧行车制。大多数线路为全封闭,与其它线路相交处,一般采用立体交叉。在特殊情况下(如运营初期),两条线路或交通方式的运量均较小时,经过计算,通过能力满足要求,也可考虑采用平面交叉。
辅助线
辅助线为空载列车提供折返、停放、检查、转线及出入段作业所需的线路。它包括联络线、折返线、渡线、停车线、出入线、安全线等。
车场线路
车场线路简称场线,是指牵出线、车底(空车列)停留线、检修线及综合基地内的作业线。
线路设计主要内容和任务:
线路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线路平面设计(线路中心线)、线路纵断面设计(路肩标高)和线路横断面设计,它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的关键设计,其好坏会:影响工程投资;影响吸引客流;影响运营成本;影响工程施工难易。
线路设计的任务是在规划路网和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拟建的城市轨道线路走向及其平面和纵断面位置,通过不同的设计阶段,逐步由浅入深,进行研究与设计,达到最佳确定线路在城市中的准确位置。
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保证行车安全、平顺,并且使整个工程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具体要求:
(1)通过多方案比选,选择一条经济合理、安全舒适、能最大限度吸引客流,方便乘客的线路。
(2)技术条件好、施工方便、对城市干扰少。
(3)与城市环境协调好。
(4)有利节能、运营成本低。
线路设计与传统的铁路设计一样,分为4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设计阶段,线路设计根据不同的设计阶段有不同的设计内容和侧重点,但最终要完成:
(1)经过方案比选要选定线路走向与车站分布,并在适当比例尺(1:500、1:1000、1:2000、l:5000、1:10000)地形图上确定线路平面位置。
(2)确定线路技术标准,如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最大纵向坡度等。
(3)通过横断面设计,明确线路与相关市政设施,如建筑规划红线、道路、桥梁、管网、河流和控制性建(构)筑物等的相互距离关系。
通过具体的设计计算用坐标和高程精确地确定线路空间位置。
主要设计原则
(1)线路走向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线网规划的要求,合理选择线路路径,并协调好与其他线路的衔接、换乘关系,使轨道交通充分发挥其交通骨干线路的作用。
(2)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根据工程沿线的城市规划、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面与地下建(构)筑物和地面交通状况等情况,在复杂地段进行多方案优化选取,合理选定线路走向及车站站址分布。
(3)线路总体方案应结合其他后续的轨道交通工程,整体构思统筹考虑、远近结合,并为后续工程的实施创造条件。
(4)车站位置应与轨道交通网、城市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网相结合,保持合理站间距,确保较快旅行速度,提高服务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