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
杨淼邓远芬(通讯作者)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云南昆明 650021)
【摘要】预防压疮的发生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介绍一例长期卧床,住院天数达109天的老年患者,通过加强基础护理,情志护理,在辩证施护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院内制剂“黄金万红膏”、“妇科如意散”,成功预防了压疮的发生。
【关键词】预防压疮;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229-02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临床上俗称“褥疮”,祖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中医认为,压疮的发生,在内是由于久卧伤气,气虚而血行不畅,久病而出现气血亏虚;在外由于躯体重量对着褥点的压迫及躯体着褥点的摩擦挤压而致受压部位气血失于流畅,造成局部皮肤失养而坏死肉腐,形成疮疡[2]。压疮的发生不仅使患者痛苦,降低了生存、生活质量,而且延长住院时间,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所以预防压疮的发生成为我们护理的一大难题。2014年10月我科ICU收治的一名长期卧床患者,住院天数达109天,通过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成功的预防了压疮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总结了一些临床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90岁,因“呼吸困难,不思饮食一月,加重3天”于2014年10月23日收住急诊ICU。测体温:℃,脉搏:10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69/90mmhg。入院时见:神志淡漠,精神差,形体消瘦,喘促,活动后加重,不能进食,时有恶心呕吐,咳嗽,咯痰无力,咯黄白色粘稠痰。舌红,舌边齿痕,
苔黄腻,脉细滑无力。中医诊断为:①虚劳——脾肺气虚证②肺胀——痰热壅肺、瘀血内阻;西医诊断为:①重度营养不良②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医嘱下书面病危通知,ICU护理常规,特级护理。中医予清化痰热,西医予抗感染,补液营养、能量支持,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支持治疗。给予面罩吸氧3L/分,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24小时持续监测,留置胃管,尿管,浅静脉留置针等。
患者在住院期间,卧床,格拉斯哥评分在10~13分之间,Braden≤13,白蛋白33~,~℃之间,血压120~185/90~120mmHg,鼻饲少量流质饮食,大便保持通畅。针对患者的情况,结合中西医特色护理,辩证施护,在患者住院期间皮肤完整无破损,成功预防了压疮的发生。
定时翻身,解除压力
这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扯、推。翻身顺序为右侧卧位—平卧位—左侧卧位。侧卧位与床单元的角度不超过30°。在两膝之间垫软枕,以避免骨突部位相互压迫,必要时抬高双下肢,同时配合使用气垫床。抬高病人床头以5~30°为宜[3]过高病人易滑动,增加骶尾部剪切力。
加强基础护理
,每天为患者进行擦试身体,保持局部清洁及皮肤干燥。床单元干净无碎屑,病室温湿度适宜。
“黄金万红膏”按摩易受压部位及骨突处,既作为了按摩的
1例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