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安珍徐丽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江苏淮安 223002
【摘要】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病人主要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而血管通路的建立又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须条件。血管通路方式中的动静脉内瘘又因出血少、易穿刺、血流量大、能长期应用等优点而成为永久性血管通路。老年人由于存在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少、血管硬化、管壁弹性小等特点,使得老年人的内瘘不易保护,更容易发生并发症。沈丽等【1】认为:对于长期血液透析的老年病人,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动静脉内瘘是最安全、方便的透析通路,被称为透析病人的生命线。现将我科自2012年以来的31例老年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老年病人;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675-01
1 临床资料
2012年-2014年我科共收治老年透析病人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60—78岁不等,其中糖尿病肾病6例,慢性肾炎13例,高血压肾病12例,均为维持性透析病人。
2 护理
术前护理
健康教育
老年透析病人年龄大、认识和接受能力有限、性格固执,加之疾病影响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老年病人普遍对疾病治疗方式和透析通路建立的理解存在困难,难以接受,所以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沟通和宣教是非常重要的【2】。首先护士要对透析病人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老年病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使病
人及家属理解维持透析必要性和建立动静脉内瘘的重要性,从心理上接受建立动静脉内瘘,并且愿意配合、掌握配合方法等。
血管护理
准备做内瘘的手臂禁止动静脉穿刺、测血压、提重物、戴手套等。保护好皮肤不要破损,并做好清洁工作,有利于预防术后感染。
术后护理
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及血管搏动、肢体远端血液循环等情况,观察内瘘是否通畅,如果在静脉侧能触及震颤感,用听诊器听到血管吹风样杂音则表示内瘘通畅,保持创口敷料清洁干燥。
指导患者进行内瘘的自我护理
①术后要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②内瘘肢体不允许他人测血压、输液、抽血等,注意避免敷料包扎过紧、袖口过紧等,严防术侧肢体受压、抬重物及佩戴过紧饰物等;③教会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自我监测方法看:造瘘口皮肤有无肿胀、渗血、皮肤是否清洁等;听:放到耳前可听到动脉血流冲击音;摸:用手轻轻触摸造瘘口处可感觉震颤。如果监测到异常马上通知医生处理。
术后锻炼
术后24小时可做手指运动;3天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如握拳运动,每日数次,每次10 min;伤口拆线后,开始腕肘屈伸运动,握橡皮握力圈。金敏等认为【3】手握橡皮握力圈,腕肘做屈伸运动,每天数次,每次10min,可起到较好效果。每日使用电磁波治疗仪治疗1-2次,每次30min,以促进血液循环及伤口愈合。
内瘘使用护理
掌握内瘘开始使用的时间
李铁舒【4】认为,老年病人血管条件较差,新瘘成熟一般需要2-3个月,甚至6个月以上。过早使用会因内瘘未成熟,血管充盈度差,管壁薄弱,易导致
穿刺失败,使内瘘受伤,因而

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