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布病防治
内容
布病防控对策
布病防控技术措施
布病防控对策
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3. 依靠科学、依法防治。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预防为主
为什么要预防为主? 降低危害;减少损失。
预防措施可分为:
①无疫时预防措施——卫生管理;免疫。
②有疫时防疫措施——查清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卫生);保护易感动物(免疫)。
综合防控
单一措施的效果不如综合措施
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症下药
如何分类指导?
农业部当前分类:
重度、轻度流行区和净化区。
地方如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在国家大方针指导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条件,疫情等制定相应措施。
如何分类?
如何分类
根据疫情分类:
法规标准依据:
《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版;
《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疫区判定和控制区考核标准》 1988年10月25日(县及以上区域)
疫区
(一)有感染病人。
(二)检出布鲁氏菌。
(三)发现病畜。
中澳分类管理的差异
中国
澳大利亚
畜群分类标准
无
有
区域分类标准
有
有
畜群分类管理标准建议——增加畜群分类标准1、奶牛群分类管理标准
1、疫情不清群;
2、重度流行群;
血清检测阳性率2%以上。
3、轻度流行群
血清检测阳性率2~%。
4、控制群;
%以下。
病原监测阴性。
患病动物均已无害化处理。
5、稳定控制群;
%以下。
病原监测阴性。
患病、可疑动物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6、净化群;
稳定控制标准连续两年。
血清学检测阳性率:
阳性数/检测数(=全群个体数)
监测阳性率:
阳性数/监测数(小于全群个体数)
家畜布病防治(1h)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