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大家的三毛缪进兰
在别人看来,我的女儿很特殊,她走过那么多国家,经历那么多事情,
她的见识超过她的年龄。
在我这个做母亲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过是我的孩子而已。
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或许就是这点求
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的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
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
三毛小时候极端敏感和神经质,学校的课业念到初二就不肯再去,我
和她的父亲只好让她休学,负起教育她的责任。
三毛有她自己的看法和对书本的意见,所以我们尽量不去限制她,让
她自己选择喜好,她喜欢看书,她父亲就教她背唐诗宋词,看《古文观止》,
读英文小说;喜欢音乐,请了钢琴老师来家里教;爱画画,遍访名师学艺,
总之,我们顺着三毛的性子让她成长。
三毛个性偏执,四个小孩中,只有她不能按常轨走路,我们做父母的
当然得多放点儿心思在她身上,守护着她的脚步一步一步踏稳了才放心。
三毛的表现,在我们现在做父母的眼中看来,感觉很欣慰,她努力的
走在人生道上,不偷懒也不取巧,甚至不愿父母多为她操心,什么苦她都一
个人承担下来。
在我看来,三毛是个极端善良的人,她富爱心,又有正义感,对万事
万物都感兴趣,也都很热忱的去做。
另一方面,她又是个做事果断、不易屈服的人,不管周遭环境多么复
杂,她都尽力化为简单,她不让命运击倒,凡是她下决心要做的事,再艰难,
她都要做到。
对于这样的女儿,我这个做母亲的还能说什么呢?除了爱心和耐心,
我是无法再给她更多的东西了,因为她早已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妥当。
三毛这次回国,我们母女再度相聚,对她的生活,由于朝夕相处,也
有更深的了解,看着她从早忙到晚,我多么希望自己能为她分担一些儿工作。
三毛现在除了在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组教书,每月有三个固定专栏要
写,兴趣来时自己又要再写七、八千字,然后每个月看完五十本书以上,剩
下的时间,有排不完的演讲和访问,几乎每天都要到清晨七点半才能入睡,
早上十一点多又要起床开始另一天的忙碌,她的日子很艰难。看到女儿无日
无夜的忙,我的心里多么不忍,总以为,她回家了,结束流浪生涯,离开那
个充满悲苦记忆的小岛,三毛可以快乐的在自己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语言,
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始她的新生。
但是,三毛现在忙得没有自己的时间去做她想做的事,她的时间,被
太多外务分割了,常常吃不好、睡不好,而日子无止尽的过下去,不知那一
天这种忙碌才会停止。这是社会太爱她了,而我们实在受不了。
和每一位为人父母的心态一样,我希望三毛再婚,有个爱她的丈夫,
享受快乐的家庭生活。
儿女能够在身边,固然很好,但我更喜欢她有自己的家,拥有完整而
独立的婚姻。
三毛是个孝顺的女儿,对任何人她也都谦恭有礼,个性只用在自己身
上,从不对别人发作。
我和她虽是母女,感情却像好朋友,她无话不对我说,因此,我了解
我的女儿,她实在是个心地善良、纯洁,没有一点儿坏心眼,处处为别人着
想的人,也由于如此,她为别人忙得失去了自己,她成为大家的三毛,而不
只是我的女儿。有人说,忙碌是推得掉的,事实上这个社会不怕打扰人的人
很多很多。
他们⋯⋯唉。我怕我的女儿又要走了,她受不了。
小时候,我挂心她的孤僻性格,长大了,我担心她单身在外的饮食起
居,现在,我操心她的婚姻家庭。前面那些,该挂心、该担心的都过去了,
她总算完完全全、健健康康的回到身畔,现在就是缺一个陪她终生的伴侣,
可是,这种事,再操心也等不来的,只有期盼她有这个好福气,再遇到一个
相爱的人,我这做母亲的也就不必再操心了。
爱马(自序)
常常,听到许多作家在接受访问的时候说:“我最好的一本书是将要写
的一本,过去出版的,并不能使自己满意。”每见这样的答复,总觉得很好,
那代表着一个文字工作者对未来的执着和信心,再没有另一种回答比这么说
更进取了。
我也多次被问到同类的问题,曾经也想一样的回答,因为这句话很好。
可是,往往一急,就忘了有计谋的腹稿,说出完全不同的话来。
总是说:“对于每一本自己的书,都是很爱的,不然又为什么去写它们
呢?至于文字风格、表达功力和内涵的深浅,又是另一回事了。”也会有人
问我:“三毛,你自以为的代表作是那一本书呢?”“是全部呀!河水一样的
东西,慢慢流着,等于划船游过去,并不上岸,缺一本就不好看了,都是代
表作。”这种答复,很吓人,很笨拙,完全没有说什么客气话,实在不想说,
也就不说了。
其实,才一共没出过几本书,又常常数不出书名来,因为并不时时在
想他们。
对自己的工作,在心里,算的就只有一本总帐——我的生命。
写作,
【文学历史类】送你一匹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