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油静滴致过敏性休克1例
贾梅田林元(山东省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泰安 271506)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73-02
患儿,男,9个月,因“喉中痰鸣7天,发热8h”入院,入院前7天受凉后引起喉中痰鸣,在本院拍胸片示支气管肺炎,在家自服药物治疗,喉中痰鸣减轻,入院8h前出现发热,体温在38℃左右,无呕吐、腹泻及抽搐,自服退热药物,体温下降。既往无传染病史及过敏史。查体:T38℃、P132次/分、R33次/分、,精神欠佳,呼吸略促,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腹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Hb 80g/L 、 、N %,尿及大便常规未见异常。入院静滴林可霉素,水溶性维生素,莪术油(5%葡萄糖100ml+莪术油9mg,徐州莱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299)。静滴水溶性维生素后更换莪术油,约10分钟左右,患儿出现大汗,皮肤粘膜发白、出血点及瘀斑,以面颈及前胸部为剧,四肢凉,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心率168次/分,律齐,心音弱。立即给予更换输液管、液体,吸氧,地塞米松3mg iv st,心电监护,保暖等处理。约10分钟后患儿出汗减少,咳嗽减轻,皮肤粘膜仍无好转,再次给予地塞米松2mg iv st,静滴维生素C。
30min后患儿皮肤粘膜红润,心率降为126次/分,心音有力。之后继续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患儿住院5 d后治愈出院。
讨论
莪术油,主要成分莪术醇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流感病毒A1、A3型有直接灭活作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由于临床疗效可靠,广泛用于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和小儿病毒性肺炎等的治疗。随着应用的广泛,莪术油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报道不断增多。导致过敏性休克因素可能包括:①可能与合并用药有关。患儿在滴注水溶性维生素后更换莪术油,约
10分钟左右出现反应。②可能与稀释溶媒有关。%
莪术油静滴致过敏性休克1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