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四诊八纲
一、四诊
概述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
辨证,指通过对各种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作出判断,辨识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概述
“四诊”主要内容:
望:神、色、形、态及局部望诊
闻:听觉、嗅觉
问:询问病情与病史
切:脉诊与其他按诊方法
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不适应的感觉
体征:客观检测出的异常征象
二者常合称为广义“症状”,简称“症”
概述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
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难经·六十一难》
中医特色诊法:舌诊、脉诊
诊法要求:准确全面地收集病情,四诊合参,为辨病、辨证提供判断依据
(一)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审察,用以诊察了解疾病的一种方法
望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全身望诊、局部望诊
全身望诊
望神
望色
望形
望态
望神
(一)得神:又称有神
表现:目光灵活,明亮有神;
面色荣润,含蓄不露;
神志清楚,表情自然;
肌肉不削,动作自如。
意义:精气充盛,无病。
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
望神
(二)失神:又称无神
表现:两目晦暗,目光无彩;
面色无华,晦暗暴露;
精神萎靡,意识朦胧;
肌肉消瘦,体态异常。
意义:精气虚衰,病情重。
表现: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意义:邪气亢盛,扰乱神明,病情重。
望神
2中医学(四诊八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