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
一、鼻窦炎的临床分类
1、急性鼻-鼻窦炎:鼻腔与鼻窦粘膜细菌感染后的急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0天以上,12周内完全缓解。
2、慢性鼻-鼻窦炎:鼻腔和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2周以上,症状不能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二、诊断
1、症状
注:儿童可有张口呼吸、气粗或夜间睡眠打鼾等;行为异常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烦躁、激怒等
主要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头疼
伴随症状:嗅觉障碍、听力下降、行为异常
2、体征
主要体征:下鼻甲充血、肿大、鼻腔中鼻道有粘(脓)性分泌物,咽后壁淋巴增生,并可见粘(脓)性分泌物附着。
伴随体征: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增生肥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分泌性中耳炎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下鼻甲充血、肿大,鼻底、下鼻甲表面有粘(脓)性分泌物,多来于中鼻道或嗅裂,也可见来源于中鼻道的息肉。
2、影像学检查:鼻窦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粘膜病变,密度增高。
诊断时应依据主要症状和体征,并结合鼻(内)镜检查结果综合判定。一般不建议进行鼻CT检查。
四、治疗原则药物治疗
一)抗菌药物治疗
1、急性鼻-鼻窦炎:(阿莫西林+克
拉维酸)
(第二类头孢菌素)
。
注:不推荐多种抗菌素药物联合使用。用药疗程:建议临床症状控制后继续用药治疗1周
药物治疗
2、慢性鼻-鼻窦炎:除非鼻分泌物为脓性,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由于慢性鼻-鼻窦炎的耐药菌株增多,推荐选择耐β-内酰胺酶类药物;用药时间至少两周。也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包括抗厌氧菌药物。
二)鼻用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有显著地抗炎、抗水肿作用。无论急性还是慢性鼻-鼻窦炎,都是一线治疗药物。
1、急性鼻-鼻窦炎:使用时间2-4周,症状控制后继续用药治疗2周。
2、慢性鼻-鼻窦炎:建议使用8-12周,症状完全缓解后进行临床评估,可继续使用2-4周。对需要较长时间使用鼻糖皮质激素(特别手术后)的患儿,建议使用生物利用度低的制剂。
不推荐常规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三)鼻腔冲洗
%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雾化、滴注或冲洗,可改善症状、刺激鼻粘膜粘液纤毛活性和增加清除速率、改善鼻腔局部微环境,应用为常规治疗方法。
四)抗组胺药
参照《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重庆)》,对伴有变态反应者可全身和(或)局部使用第二代新型H1抗组胺药。
五)粘液溶解促排剂
具有稀释粘液并改善纤毛活动的功能,疗程至少2周。
鼻--鼻窦炎的治疗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