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特色美食(闽菜)
小组成员:陈霞;苏湘辉;赖红香;林梅清;王蓝
时间:2013年10月29日
起源与发展
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经历了中原汉族文化和当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旅外华侨从海外引进的新品种食品和一些新奇的调味品,对丰富福建饮食文化,充实闽菜体系的内容,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福建人民经过与海外、特别是南洋群岛人民的长期交往,海外的饮食习俗也逐渐渗透到闽人的饮食生活之中,从而使闽菜成为带有开放特色的一种独特的菜系。
起源与发展
闽菜由福州、闽南和闽西三路不同风味的地方菜组合而成。福州菜是闽菜的主流,除盛行于福州外,也在闽东、闽中、闽北一带广泛流传。其菜肴特点是清爽、鲜嫩、淡雅、偏于酸甜,汤菜居多。福州菜善于用红糟为作料,尤其讲究调汤,予人“百汤百味”和糟香袭鼻之感,如“肉米鱼唇”、“煎糟鳗鱼”、“淡糟鲜竹蛏”等菜肴,均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闽南菜盛行于厦门和晋江、尤溪地区,东及台湾。其菜肴特点是鲜醇、香嫩、清淡,并且以讲究作料、善用香辣而著称,在使用沙茶、芥末、橘汁以及药物、佳果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如“炒沙茶牛肉”、“葱烧蹄筋”、“嘉禾脆皮鸡”等菜肴,都较为突出地反映了闽南浓郁的食趣。闽西菜盛行于“客家话”地区,其菜肴特点是鲜润、浓香、醇厚,以烹制山珍野味见长,略偏咸、油,善用生姜,在使用香辣佐料方面更为突出。如“爆炒地猴”、“炒鲜花菇”、“蜂窝莲子”、“金丝豆腐干”等均鲜明地体现了山乡的传统食俗和浓郁的地方色彩。闽菜的烹饪技艺,既继承了中国烹饪技艺的优良传统,又具有浓厚的南国地方特色。尽管各路菜肴各有特色,但仍为完整而统一的体系,不同的存在,使人感到它变换有方,损前边得法,常吃常新,百尝不厌。
烹饪原料
闽菜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本地的自然资源。福建位于中国东南隅,依山傍海,终年气候温和。其山区地带林木参天,翠竹遍野,溪流江河纵横交错;沿海地区海岸线漫长,浅海滩辽阔。地理条件优越,山珍海味富饶,为闽菜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烹饪资源。当地勤劳的祖先,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为后代创造、选育、聚集了丰富多彩的烹饪原料。这里四处盛产稻米、糖蔗蔬菜、瓜果,尤以龙眼、荔枝、柑桔等佳果誉满中外。山林溪涧有闻名全国的茶叶、香菇、竹笋、莲子等,以及雉、鹧鸪、河鳗、石鳞等山珍美味;沿海地区则鱼、虾、螺等海产佳品丰富,常年不绝。明屠本峻《闽中海鲜录》所记,鳞、介两部就有257种之多。而现代专家的统计则有750余种。清代编纂的《福建通志》中有“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鱼盐蜃蛤匹富青齐”的记载。福建不仅常用烹调原料丰富多彩,而且特产原料也分布广泛,如厦门的石斑鱼、长乐漳港的海蚌、建宁莲子等等。得天独厚的烹饪资源,为闽菜名菜名点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烹饪特征
刀工严谨,入趣菜中
汤菜居多,滋味清鲜
调味奇异,甘美芳香
烹调细腻,丰富多彩
福建特色美食
一、佛跳墙
二、荔枝肉
三、太极芋泥
四、醉糟鸡
五、海蛎煎
六、三合面
七、雀巢香螺片
佛跳墙
营养功效:
1、促进发育,提高免疫力,调经润肠
2、增强免疫力、抑制血栓的形成、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三高、防治男性前列腺疾病、增加造血功能、加速伤口愈合,改善冠心病
3、美容养颜、抗衰老,促进生长,改善冠心病
5、降胆固醇,软化血管
佛跳墙
食谱相克:
1、鲍鱼忌与鸡肉、野猪肉、牛肝同食。
2、野鸡肉忌与鹿肉、荞麦、葱、核桃、木耳、猪肝、鱼肉等一起食用。
3、鸡肉忌与野鸡、甲鱼、鲤鱼、鲫鱼、兔肉、虾子以及葱蒜等一同食用;与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不宜与李子、兔肉同食,会导致腹泻;与芥末同食会上火。
4、竹笋忌与羊肝同食。
5、山药(干)恶甘遂、大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6、枸杞一般不宜和过多茶性温热的补品如桂圆、红参、大枣等共同食用。
福建特色美食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