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推荐必读)冈波巴四法开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上师: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时间:2008/01/13
地点:印度瓦拉那西
中译:堪布丹杰
【前言】
    首先,我要问候以创古仁波切为首的僧俗二众和所有与会大众,大家好!今天在瓦拉那西西藏大学噶举学会的邀请下,要来讲解冈波巴四法。
    在释迦牟尼佛讲说深广正法的圣地,瓦拉那西鹿野苑,如果我似懂非懂、随意讲说的话,是应该惭愧,也是不恭敬的。但是,我相信跟随具广大悲智的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就算是仅念上一句,也比在此生中所拥有的一切都还要珍贵,因此,这也是我今天要送给各位,最好的礼物!
    接下来,我要针对达波噶举祖师达波拉杰(冈波巴大师)的口诀要义—冈波巴四法,随心地给予一些解释。由于在各地,大都以讲授大论的方式讲解此法,而自己却不是很精通此法,因此,我不会以传统讲授大论的方式给予教学。我将做一般性的介绍,并讲一些自己的心得,就是一些比较属于个人的感受。它们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是我相信随心地给予一些解释,在座的各位也都是有智慧、善能分辨对错的人。希望你们能够对正确的内容给予广解,不对的部分给予批判,这是我的请求!
【四法正文】
   〈愿心向法〉
    冈波巴四法是愿法(心)向法,愿法向道,愿道断惑,断惑显真。有些法本将愿法向法称为愿心向法。但在这一部法本中提到的是愿法向法。
    这里提到的法,一般来说,即是我们常说的Dharma,即是取舍善恶的方法。
    平时对于此法有用三士道的方式来讲解,但我想,就自己所想到的来讲说就可以了!
    修行,当远离世间八法
    所谓「愿心向法」,如「萨迦四离贪」中所说:“若执着此生即非行者”。意思是:如果我们沉迷于世间八法,就不是一个修行者。
    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呢?我们可能会问,生活与工作有可能离开世间八法的吗?这是做得到的吗?其实这并不容易。因此,我们要了解,「远离世间八法」不是口号,就好像不能口头喊着「我们应该断除贪嗔」一样,应该要去思维这些话所阐述的关键是什么?
    我觉得,这里的关键是「贪」,我时常把它称为「盲目的贪着」,意思是没有善恶观念,固执地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一种强烈执着。例如电视上的摩托车广告,帅气的车手骑着摩托车在空中飞行,越过重重高山。事实上,摩托车不会飞,也不可能剎那间就飞越高山。第一次看到我们还觉得奇怪,觉得不可思议。但几天之后看习惯了,你可能就开始想:“嗯,我也应该买一台帅气的摩托车来骑骑看。”你的欲望就这么生起了,同时你也失去了正确抉择的理智。
    画面会迷惑一个人,让人无法做正确的判断,最后让你决定买下那台摩托车。这就是一种盲目的贪着,没有判断力的贪着,能够驱使一个人作不了主地去做某件事。
    我们生活当中,对服装、美食、名声多少都有一些贪恋。虽然我们对佛法有信心,欢喜去修持,也花了很多年的时间修行佛法,但是,我们根深蒂固地观念告诉自己:佛法可有可无,衣食名声还是比较重要。
    修行,不是一种消遣
    真正的修行是什么?修行是要实实在在地去做的。修行不是一种消遣,也不是按摩。什么是按摩?就是身体酸痛了才会想去做的事情。同样,我们很多时候都是遇到了痛苦才想到修行。这代表我们并没有把修行当作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最明显的事是,一天工作结束之后,晚上的梦境都是一天的俗事;但如果一整天修法、读经或禅修,结果却什么都没梦到。原因是,我们只是身体上在修行,自心跟俗世却是亲密的好友,连晚上作梦都难分难舍。
    总而言之,自心当中想要修行的空间,总是空空荡荡,俗世的空间却琳琅满目,让人眼花撩乱。因此,为了要让自心向法,我们不要对今生短暂的财富、地位与名声太过于执着,而是要寻求来生更长远的快乐。
    这里提到来生,虽然现在科学界还无法证实有轮回,但是,科学家对于此点还是应该存有好奇心。哪一天如果证实轮回存在的话,将会是一个改变全世界的观点。我们现在总是计划十年、二十年以后要做什么,如果有一天轮回得到了证实,我们可能就会有来生的计划了。总而言之,就算不相信有轮回,也应该要存有一点好奇心来想想:或许不只今生,如果有来世呢?因此,我们要为来世的快乐作打算。
    如何能为来世作准备呢?今生的财富、名声能够带到下一世吗?不可能,许多「观死无常」的教法都在提醒我们。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关键就在于此刻的这一念心。我们心上的习气,例如积聚善功德的习气,能够延续到来世,这样能够让我们的来世过的快乐,远离痛苦。所以都是依靠这一念心。
    修行,要能够在细微心识上留下痕迹
    有人可能会接着问:“我今生花个几天修修佛法是不是就可以了呢?”这可不行,花几天敲敲鼓,念念咒,转几圈念珠是没什么用的。例如今生是过去的业力而形成的,但我们对过去什么也不记得,就算过去世作了什么修持、善法,甚至有

(推荐必读)冈波巴四法开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