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烧伤基本知识.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烧伤基本知识 】是由【明月清风】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烧伤基本知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烧伤面积计算法及深度鉴别
《一》烧伤面积的计算
《1》新九分法:
头部{发部3% 面部3% 颈部3%}成人面积1*9%=9%小孩面积9%+{12-年龄}%
两上肢{双上臂8% 双前臂6% 双手4%}成人面积2*9%=18%小孩面积18%
躯干{躯干前面13% 躯干后面13%会阴1%}成人面积3*9%=27%小孩面积27%
两下肢{双臀5% 双大腿21% 双小腿13% 双足7%}成人面积5*9%+1%=46%小孩面积46%-(12-年龄)%
《2》手掌法:即以病人自己一只五指并拢的手掌面积1%
临床上将以上两种方法配合应用
《二》烧伤深度的鉴别
按深度分1度2度《浅2度和深2度》3度
1度损伤深度:伤及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发生层大部键在
临床特征:局部红,肿,痛,无水泡,干燥,
感觉:微过敏,常为烧灼痛
拔毛实验:痛
局部温度:微增
创面愈合过程:2~3天症状消失,3~5天愈合,脱屑。无疤痕
2度浅2度损伤深度:伤及生发层及真皮乳头层
临床特征:肿胀明显,有大小不等水泡,创面红润,湿润
感觉:剧痛感觉过敏
拔毛实验:痛
局部温度:增高
创面愈合过程:如无感染,1~2周愈合。无疤痕。有色素沉着
2度深2度损伤深度:伤及真皮深层
临床特征:肿胀明显,间或有小水泡,创面微潮,发白或发白相间,可见蜘蛛网状血管梗塞
感觉:疼痛
拔毛实验:微痛
局部温度:降低
创面愈合过程:一般3~4周愈合,可遗留疤痕,如残留上皮因感染而破坏,则为3度
3度损伤深度:伤及皮肤全层,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
临床特征:创面苍白或焦黄碳化,干燥,皮革样可见树枝血管梗塞
感觉:疼痛消失,感觉迟钝
拔毛实验:不通易拔除
局部温度:局部发凉
创面愈合过程:大都需植皮后愈合,遗留伤疤畸形
轻度烧伤:总面积在10%以下的2度烧伤。
中度烧伤:总面积在11~30%或3度面积在10%以下的烧伤。
重度烧伤:总面积11~30%或3度面积在11~20%,或总面积不足31%,单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者【2】有复合伤或合并伤(如严重创伤,化学中毒等)“【3】中重度吸入性损伤。
特度烧伤:总面积在51%以上或3度烧伤面积在21%以上者。
目前临床多用小面积,中面积,大面积,和特大面积等。来表示烧伤的严重程度。小面积烧伤相当于上述的轻度烧伤;中面积烧伤相当于中,重度烧伤;大面积烧伤相当于特重烧伤;特大面积烧伤是指烧伤总面积在80%以上或3度烧伤面积在50%以上。
烧伤严重程度如何划分
脱离致伤源:(1)火焰烧伤后应迅速离开火区,尽快脱去着火衣服或就地滚动灭火,切勿奔跑,喊叫或用手扑打火焰,以免助火燃烧而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和手部烧伤(2)热液,化学烧伤,应立即脱掉被侵蚀的衣服,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创面,以稀释和除去创面上存留的化学物资;(3)电烧伤应使伤者迅速脱离电源,关闭电源开关或用木棒,竹竿等不导电物品切断电源,切不可用手触病人或电器,以免急救者触电。对用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应就地进行有效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擦。
1
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如大出血、开放性心胸、机性中毒等迅速进行急救处理。
2
镇静止痛:一般用唛啶(maiding)静脉注射或肌注。伴有颅脑外伤或呼吸功能障碍者禁用,可肌注鲁米那钠。不易短期内重复用药,以免累计中毒。
3
创面处理:烧伤创面在现场急救室不予特殊处理,不涂任何药物,尤其是白色外用药,以免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和增加清创的困难。可用清洁敷料或干净被单覆盖或包扎创面,以免再受损伤和污染。
4
液体补充:口渴者,可服少量淡盐水或烧伤饮料。不宜单喝白开水,以防发生水中毒。严重烧伤病人应尽快进行静脉输液。
5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
烧伤补液量的计算
烧伤后的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总量为:
成人:烧伤面积(%)*体重(kg)* (ml)+生理需要量(2000ml)
儿童:烧伤面积(%)*体重(kg)* (ml)+生理需要量(70~100ml/ kg )
婴儿:烧伤面积(%)*体重(kg)* 2(ml)+生理需要量(100~150ml/ kg )
具体要求:
(1)胶体和晶体之比一般为1:2,,3度面积广泛者可按1:11掌握。生理需要量一般用葡萄糖溶液补给。
(2)烧伤后第一个8小时输入24小时计划总量的1/2,后两个人8小时各输入总量的1/4.
(3)烧伤后的第二个24小时所需要补充的胶体液和晶体液为第一个24小时的半量。仍需补给生理需要量。
热对局部皮肤组织有何影响
人体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5℃,在47 ℃时人体皮肤就有痛的感觉;当超过55 ℃就形成水泡;若60 ℃接触60秒,则发生蛋白凝固,而致皮肤不可逆的损害。同时,如果温度较低,但接触的时间长也可导致深度烧伤。所以,热源的温度及与皮肤接触的时间决定皮肤损害程度
烧伤创面护理无论采用暴露、半暴露、湿润暴露、包扎疗法中的哪一种均需注意:
01
根据病情及烧伤部位正确选择和使用翻身床或小儿人字床。
02
2~4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创面受压过久而加深创面。
03
注意调节室温及相对湿度。室温要求冬天32 ℃~34 ℃,夏天28~30 ℃相对湿度40%。
04
勤换垫,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05
做好消毒隔离。大面积烧伤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尤其是烧伤早期(一周之内),以防止交叉感染。
06
热对局部皮肤组织有何影响
1
包扎时用力要均匀适当,各层敷料应铺平,厚约3~5厘米。
2
包扎肢体应从远端开始,指(趾)外漏,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3
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抬高患肢。指、趾间应以油质敷料分隔,防止粘连畸形。
4
保持外敷料干燥、清洁,如无湿透或感染,浅2度烧伤可在2周左右,3度烧伤可在3~7日更换第一次敷料。如病人出现高热、剧痛、敷料渗湿发臭时,需及时检查处理创面。
烧伤创面采用包扎如何护理
烧伤创面采用暴露、半暴露疗法如何护理
需要保痂的创面,Ⅲ度焦痂可涂2%碘酊或络合碘,每日4-6次,保持痂皮或焦痂的干燥完整,延长自溶时间,便于分批切痂。如有痂下积脓,应剪除焦痂换药。
纱布必须紧贴创面无间隙,以免积脓。经常检查纱布下是否有积脓,有积脓时,应于积脓部位开窗换药,以避免撕扯敷料加重创面损伤。
创面脓液多时要勤换药。如有结痂,应先将脓痂侵润变潮后再换药,以减少出血、损伤与疼痛。
01
02
烧伤创面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换药法)如何护理
湿润烧伤膏适用于各种深度、各种创面的烧烫伤、化学灼伤等。以始终保持创面有药为原则。
创面早期(1-4天),应及时用消毒压舌板或棉签将湿润烧伤膏涂在创面上,约1mm厚。充分暴露创面,一般不须包扎,3-5小时涂药1次。
创面感染期(液化期):一方面需及时涂药,绝对防止创面干燥结痂;另一方面还需及时清除创面液化物及坏死组织。
创面修复期:此期要少量多次涂药,药层厚度应小于1mm。创面愈合后继续薄薄涂药7-10天,以保护皮肤。
01
02

烧伤基本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明月清风
  • 文件大小2.11 MB
  • 时间2025-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