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13.2-物体的比热容》教案(锦集14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13.2-物体的比热容》教案(锦集14篇)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13.2-物体的比热容》教案(锦集14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物体的比热容》教案(锦集14篇)
篇1: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物体的比热容》教案
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物体的比热容》教案
复习提问:
1、什么叫热量?
2、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多少热量?
讲授:
提出问题: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
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猜想: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谁多?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在什么条件下比较水和炼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在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时候样的器材?怎样测量?记录哪些数据?(进行实验前要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升高的温度t1-t2/℃通电时间t/min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设计记录表格,准确记录数据。
4分析与论证
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5、评估
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
比热容
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如何描述这一不同需要引入物理量――比热容。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比热容的概念
篇2: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
教学目标
,测定液体、固体的密度;
、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查密度表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让学生经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硬币密度的实验过程;
运用密度公式 及其变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题过程中,注意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物理意义。
器材准备
天平、量筒、硬币、烧杯、水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出示实物,问:
,这枚硬币是用什么金属制造的?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
?
?
4. 现有一大卷细铜丝,如果不拆开,你能测定出它的长度吗?
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学查密度表
查密度表,了解一些物质的密度,加深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的理解。
阅读密度表并思考:
(1)金、铜、铁、冰、水银、水、氩、氮的密度各是多少?
它们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
(2)金与铜、冰与水、氩与氮相比较,哪种物质的密度大?
(3)从表格中,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二)测物质的密度
活动2 测硬币的密度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教材上列举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探究活动。
思考:
(1)根据密度公式 ,要测量硬币密度,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2)硬币的质量怎样测量?硬币的体积怎样测量?
(3)你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
(4)你在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小误差?
(三)课题讨论
(水)的密度
仿照上面的做法,写出测液体密度的方案,并思考怎样做误差小。
(1)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密度公式,确定要测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测的物理量选择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
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要测的物理量确定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测的物理量和计算的物理量(密度)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天平、刻度尺和细线测出土豆的密度。

、易吸水的物体等
(四)课本例题分析,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课前几个问题处理。
小结
、液体的密度


练习设计
( )
,质量变小 ,质量不变
,质量不变 ,质量变大
2. 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而铁球和铜球是实心的
,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
,,。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
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
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kg/m3)
金 铝
银 铁




,求这些钢筋的长度。
。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
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所
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密度是________g/cm3。
6. 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
请你写出:
⑴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⑵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
、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
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⑵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
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⑶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
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其原因
篇3: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
教学目标
1. 经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 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3. 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器材准备
天平、量筒、烧杯、水、铁块、木块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有关大型飞机的图片,提出问题:
,在设计制造飞机时,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
你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铁块比木块重”这句话对吗?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物质即使体积相同,质量也
不一样,并由此引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学生就“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
可能猜想: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
质量与体积是不是成正比。
……

围绕要探究的的课题,可设置下列问题进行思考。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2)选取哪些物质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物质种类是多一些好,
还是少一些好?在选取研究对象上还有什么具体要求?
(3)实验步骤有哪些?记录数据的表格怎样设计?
对于以上问题,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同学交流,
明确实验的思路和做法,以保证下面实验的顺利进行。

学生分组实验,把同种物质的物块增加至3块,部分小组测量水和
酒精等液体。

实验结束后,把各组测得的数据汇总起来,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所有
同学,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可出示下面的讨论题:
根据你的实验数据分析:
(1)比较不同的铁块,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
不同的铁块有什么相同点?
(2)比较不同的木块,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
不同的木块有什么相同点?
(3)铁和木材这两种不同物质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025年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13.2-物体的比热容》教案(锦集14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