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剂临床运用异病同治肾气丸
湖北中医药大学戴天木
肾气丸由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泽泻、茯苓、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组成,功能调补阴阳,化生肾气,用于治疗脚气上入、虚劳腰痛、痰饮、消渴、妇人转胞等疾病。现代临床将该方广泛用于治疗各科数十种疾病,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思想。现就本人运用该方的体会,举病案四则如下:
双击添加标题文字
1
精神性多尿
嗜睡症
2
3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高血压肾病尿毒症
4
双击添加标题文字
双击添加标题文字
1
精神性多尿
吴某,女,38岁。2000年5月19日初诊。尿频尿多一年余,少则一日10余次,多则每半小时1行,以致不能乘车出行。尿频常与精神紧张有关。排尿无痛感及发热,尿色淡黄。伴小腹拘急,腰酸痛,头昏,夜寐不安,手心发热,口干欲饮,大便秘结,2~3日一行。素体畏寒。经数家医院各种相关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精神性多尿,或慢性泌尿系感染(尿检阴性),但经抗感染治疗无效。舌质淡红,苔薄白。血压90/60mmHg,脉沉细。
证属肾阴阳两虚,肾气不固所致,治宜调补阴阳,固肾缩尿,方用肾气丸加味:肉桂6g、制附子6g、熟地25g、山茱萸10g、山药20g、茯苓15g、丹皮10g、泽泻10g、肉苁蓉20g、复盆子10g、菟丝子15g、桑螵蛸20g、乌药10g、益智仁10g、小茴6g、煅龙牡各10g、火麻仁15g。每日1剂水煎服。
服方7剂,症除大半。守方7剂,诸症悉除。继以蜜膏调服善后。一年后患者告知,自上药服完至今,原症未发。
证属肾气亏虚,清阳不升;治宜补肾升阳;方用肾气丸加味:生地20g、丹皮10g、泽泻10g、山药30g、茯苓20g、山茱萸15g、肉桂5g、制附片6g、黄芪20g、党参20g、升麻12g、淫羊藿10g。7剂,水煎服。二诊,诉服完药后,饱受数月嗜睡之苦竟奇迹般烟消云散,清晨可恢复自动起床,精神不振及畏寒乏力诸症亦明显好转。效不更方,守原方续服7剂,巩固疗效。
3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汪某,男,67岁,2002年5月6日初诊。下肢浮肿并见蛋白尿半年,西药久治未愈。半年前因下肢肿甚、多饮、多食、眩晕乏力等症而入某省级医院诊治。入院时尿蛋白+++,血糖、血脂均高于正常,肾功能异常,确诊为II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末梢神经炎、高血压三期,经降糖(注射胰岛素)、降压、降血脂、改善肾功能等西药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空腹血糖水平基本正常,高血压得到控制,然下肢浮肿反复出现,服利尿西药虽可迅速消退,但易致血压过低而昏倒,并使乏力加重。虽经半年治疗,尿蛋白定性始终为+++,肾功能不全,血脂仍高。
诊时患者自诉下肢肿甚,行走艰难,是趾麻木如针刺,尿频夜甚而量少不利,腰酸膝软,气短乏力,动则自汗,畏寒肢冷,手足心热,少眠心烦,唇口溃烂,口渴便秘;诊见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声低懒言,下肢肿甚,按之没指,舌质暗淡,苔白少津,脉沉无力。化验尿常规蛋白定性+++,,,,,,甘油三酯 。治以中药为主,胰岛素续用,停用其他西药。
脉症合参,证属脾肾亏损,阴阳两虚,兼气虚血瘀。治以补益脾肾,调补阴阳兼益气活血。方用肾气丸加味:熟地、山药、黄芪、芡实、金樱子、益母草、葛根、山楂各 30g,泽泻、茯苓、丹参、制首乌各20g,山茱萸15g,丹皮、车前子各10g,肉桂、附于各5g。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治疗过程中,视病情变化,药物略有出入,但肾气丸原方始终未变。服药1周,诸症渐减,3周后水肿尽退,血压稳定,诸症续减,复查尿蛋白定性竟为“±”,,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亦随之下降。服药40剂,诸症悉除,尿蛋白转为阴性。守方续服,其后连续3次化验尿常规蛋白均为阴性。服药2个月后将上方改为水泛丸长期坚持服用以巩固疗效。4个月后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亦均转正常。至今已10余年,每年体检肾功能均正常,蛋白尿阴性。
方剂应用之肾气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