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自我解放”之路论文
常常听到班主任抱怨管理班级太累,事情太多。而在一些班主任的成功经验者介绍中也常提到五勤六勤的。其中不乏名师大家。本人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感觉越来越轻松,初步实现了班主任的“自我解放”常常听到班主任抱怨管理班级太累,事情太多。而在一些班主任的成功经验者介绍中也常提到五勤六勤的。其中不乏名师大家。本人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感觉越来越轻松,初步实现了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结合本人长期的班级管理经验,本人将在本文中谈谈班主任的“自我解放”之路,和大家交流。
班主任之所以感觉为班级所困,为班级所累,说到底是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漠视,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不尊重。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不仅仅是客体,更应该是自我管理教育的主体。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及对学生的教育,都要经过学生的响应及接受,付之实施,才能使对班级的管理意愿及管理目标得于实施,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不可唱“独角戏”,也不要抢了学生这个主角的戏,要甘愿做配角、做导演、做编剧、做绿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使对班级的管理及教育学生得到保证。
我们所管理的对象(学生)是具有意识、情感、意志、能动性和创见性等主体性因素,所以,要有目的的发展学生,就不可回避学生意识、情感、意志、能动性和创见性等主体性因素的中介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日常工作的检查督促及总结等),若想实现班主任的自我解放,就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自我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流。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当然实现的关键在于防止流于形式:
1、共同确定奋斗目标、制定计划,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期开始首先组织班委讨论本学期学校的工作计划,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确定奋斗目标(校先进班集体)。这里强调的是这些计划必须有学生的参与和决定。依据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然后在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讨论修改。在讨论中,准确把握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爱,更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更具有义务感和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我的地盘我做主”,而不仅仅是班主任的班级。
2、学生自我管理,培养自立能力、发展创造能力。
班主任的“自我解放”一定要把握好解放的度,切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包办一切。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主动、独立地发展。班主任要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求新、求异的精神,逐步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在班级的自主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否则会造成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的
“放羊”形式。要完善自主管理机制,首先必须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班规的制定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学生的讨论基础上,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由于这些班规是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在执行中、学生都较为自觉遵守。其次要根据班规,建立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值日班干部督促检查的自主管理的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自主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班级的管理是长期、复
浅谈班主任的“自我解放”之路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