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静安区教育学院.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学科德育优秀成果申报表(学科教学案例)
区县静安区
教师姓名
丁毅
所在单位
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职务/职称
中学高级
联系电话
**********
课题
《争当计算机小卫士》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推荐理由
(重点介绍教学设计思路、学科德育落实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些方面,获奖情况,限500字以内)
在信息化社会中我们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学习、娱乐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信息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诸多好处的同时,它的不和谐之处也暴露无遗。作为一名教育者有必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影响。
在《当计算机小卫士》一课中,我们借助动画人物“蓝猫”用切身体验的方式讲述了其遭遇“熊猫”病毒的经历;用相关的事例阐述了“计算机病毒”给我们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用恰当的比喻“计算机病毒比核武器还要厉害”说明其威力,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计算机病毒所具有特征。我们觉得教育只有当学生内心感受到并被触动到,它的有效性才会达到制高点。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计算机小卫士,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才能理解和防范计算机病毒。这也就应了古语中“无知者无畏”。
“蓝猫”的生动讲述,激发了学生去防范病毒的意识,为此我们引入学生在日常使用计算机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通过测一测自己的“计算机”安全指数,使学生认识到使用新技术要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使学生经历从感受到体验,有体验到感悟的心理过程,从而用辩证的思想去分析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影响的双面性。
本课作为静安区信息科教学科骨干教师赴奉贤做交流汇报,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学习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原则。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故事、观看视频和讨论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和它的特征;
通过教师演示知道杀毒软件的作用;
通过讨论、解题等方式启发学生得出防毒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计算机病毒造成的严重危害;
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机习惯;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教学过程】
体验计算机病毒(2分钟)
请学生打开“桌面”上的“小游戏”。
引出计算机病毒。
出示板书:计算机病毒
教学说明:通过学生玩一个小游戏——模拟计算机病毒程序,来体验计算机中毒后的一些症状,区分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
新授
感知计算机病毒
听故事,了解蓝猫中毒的经历。
(1)带着问题听有关故事。
计算机病毒是从哪里来的?
对计算机的危害大吗?
(2)回答问题。
看视频,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威力”。
说一说,知道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小结:
师:现在我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地方越来越多,军事、银行、医疗……,一旦这些计算机中了病毒后果不堪设想。
知道计算机病毒
(1)小组讨论: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大组交流,得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师:我们通过听、看、说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知道了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教学说明:利用蓝猫讲故事和观看一段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再一次感受计算机病毒的威力,探讨计算

静安区教育学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