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何为“两弹一星”
“两弹”:原子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2、新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1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10月3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则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材料2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材料3:“,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
自主探究
请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什么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何为“两弹一星”
“两弹”:原子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2、新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
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中国仅用10年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你知道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吗?
资料回放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邓稼先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死而无憾”。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一家
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10年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火箭专家。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这位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二战”期间,跟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美国海军部次长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中国二炮部队地地导弹
中国导弹部队
中国新型的中远程地空导弹
中国各种导弹
中国发射地空导弹
中国发射洲际导弹
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要的时间对比表
美国
苏联
英国
中国
7年零4个月
4年
4年零7个月
2年零8个月
为什么我国会有这样的速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党的正确领导;
科学家爱国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等。
第七单元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