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迈向工业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凤翔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迈进的三十年,是我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的三十年;是凤翔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各种资源优势和城乡区位优势,创出一条工业向园区集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从而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状大工业主导产业
近年来,我县先后规划建设了县城新区,长青、柳林、陈村、县城、长虹、六营、川口河、南指挥等“一区八园”,工业产值突破亿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09元。而1978年,凤翔县地区生产总值仅为691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也只有1357万元,;1978年至2007年的3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长青煤电化工工业园区,先后引进总投资达40亿元的东岭70万吨焦化和30万吨锌冶
炼项目,总投资46亿元的宝鸡第二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总投资300亿元的150万吨煤制甲醇等一批大项目,使该园区的远期投资总额超过了1000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煤化工循环工业区;柳林酒业工业园区以西凤酒为龙头,相继引进了浙江客商投资3000万元的柳林酒业公司、浙江杭州新大物资公司投资2300万元的千河酒厂等5户酒业企业,目前正规范建设十里酒城,向中国名酒之乡目标奋进;陈村工业园区相继引进了总投资1490万元的龙一电子公司等5户电子企业,其主要产品电熔器瓷片的年生产总量占到了全国该类产品总量的三分之一,全县“一区八园”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到目前已累计聚集企业240 多户,先后催生出了西凤酒业、东盛制药、陕西东岭、关中工具、红旗民爆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孵化、衍生出了电力能源、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建材建筑、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6大主导产业集群。2007年,“一区八园”实现工业产值60多亿元,占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3%,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历史性转折。
二、建设酒业大县,打造百亿西凤
中国老牌四大名酒—西凤酒原产地的凤翔,解放前全县尚有烧酒作坊80余家,年产酒量达4500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发展的目光重新锁定酒业,制定出台了《酒业大县建设规划》,提出了“建设10平方公里柳林酒城,努力将凤翔建成为闻名全国酒业大县”奋斗目标。“建设十里酒城,打造百亿西凤”成为凤翔冲刺全国白酒十强的座右铭。县上一方面创优环境,出台了“由县财政出资建立酒业发展奖励基金;降低酒业企业准入门槛;实行重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长期停产但有厂房和设备的中小酒厂大力开展产权招商,先后引来了宝鸡锦翔有限公司、宝鸡恒兴实业公司、西安长江制药公司等10余户企业,累计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柳林酒业有限公司、凤凰神泉酒业有限公司等13户酒业生产企业,年产白酒量突破万吨大关,“凤酒”、“古关中”、“柳林春”等10多个白酒品牌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凤翔正阔步迈向“建设十里酒城,打造百亿西凤”的新征程。
三、积极推进企业改制,整合县属工业企业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县属工业企业由于受市场疲软、内需不足等外部因素和企业自身存在的基础簿、积累少,冗员多、负债高、产品单一等内部因素
阔步迈向工业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