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使工程投资的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建设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
【正文】建设工程的施工阶段是依据设计图纸,将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也是具体的、繁杂的。
一、建设施工阶段造价失控的原因
长期以来, 工程建设投资膨胀严重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工期越拖越长,工程造价越来越高。究其诸多影响因素,与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够不无关系。
(一)预算价超出概算价
预算和造价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较强的经济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工程建设投资越来越大,国家和社会对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市场、人为因素等的风险,使预期的工程造价预算超出投资控制,这明显不利于工程整体建设。当前,很多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不是本地设计院设计,就存在着地域差异大,设计院所处的地方与工程建设所在地规范明显不同,造成了工程造价的增大。例如,土质的差异使东北的孔桩适合基孔,而西南地区大多用的人工挖孔桩。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整体投资的不到
1%,如果设计不当,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很大。目前,不少地方存在着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保守,设计思想、施工规范落后的问题,再加上造价工程师普遍不能参与建设全过程,只是单项建设完成后复核。使得工程概预算在不少方面难以控制,理论和实际不尽相符当然,还有一些建设施工阶段造价失控的原因,如一味的追求施工进度等等。这些都增加了施工成本,从而加大工程造价。
(二)合同条款欠严密,埋下隐患
建设项目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双方商定的建设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合同,是内容最复杂、标的最大的合同,是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投资三方面控制的主要依据。施工合同如果完整、科学、合理,应体现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信息:建设工程施工工程范围和内容,工程造价,价款的支付、结算及交工验收办法,设计文件及概、预算和技术资料提供日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和进场期限,违约责任等等。如果上述各项内容稍有不明确或确定欠严密,也就埋下隐患,对工程造价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施工组织过程欠优化,造成造价失控
最优的施工组织过程应该是人力资源、材料和机械合理使用和管理。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人力资源不同程度的存在民工不服从调配、偷懒或窝工等情况,延长了施工进度;材料价格管理不当, 对设备、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疏于管理,没有建立可行的认证制度,失去了解市场和准确控制工程造价的权力;施工机械的使用和管理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四)工程设计变更,盲目签证引起造价误差
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会引起工程造价的误差。有些现场工程师的业务素质差,对合同、预算和有关规定不熟悉,或存在现场工程量问题,或签证格式不规范,最后结算如遇上业务差或不负责的监理或甲方人员,就会对施工单位造成一定损失。引起造价误差。
(五)竣工结算准备不完备
通常工程合同结算条款会对结算编制和提交业主审核的时间做出明确要求,如果施
预算员初级职称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