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琼瑶的言情小说及其爱情观
摘要;
爱情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财富,生活诗意的一个源泉。在这一块优美动人的天地中,人的激情、风度、高尚情操、人格力量更易于得到充分的展现。正因为这样,以刻划人性、展示人的灵魂为己任的文学无不竞相在此寻幽探胜。在大陆风靡一时的琼瑶,可说是台湾最多产的言情小说家。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她的小说及爱情观很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关键词:琼瑶言情小说女主角爱情
引言
1963年,琼瑶出版了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窗外》,顿时引起了读者对这位女性作者的好奇。从那以后,琼瑶一部接一部地推出了“琼瑶体”系列小说,据统计共有64部之多。在青少年学生中引发了普遍的“琼瑶热”,特别是在大陆。琼瑶的小说属于典型的“纯情”类言情小说,爱情是主题、主线和主干,不涉及重大现实和社会问题,同时又典雅含蓄不涉及色情,正好吻合了转型时期大陆读者的阅读需求,琼瑶小说的时运可谓是得天独厚。二十世纪80年代的大陆言情小说,真可谓是一片琼瑶的世界了。
琼瑶以处女作《窗外》一举成名,之后的作品数量更让她荣登20世纪80年代言情小说多产女作家之首,并在两岸三地掀起一股琼瑶热。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了90年代。但琼瑶开创的女性视角叙述方式,使看与被看的主体颠倒,仍成功将琼瑶的言情小说推向了一个经典的位置。
琼瑶作品及其特点
琼瑶的成名作《窗外》是一部具有浓厚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江雁容是典型的“琼瑶少女”,聪慧、敏感、忧伤。在家里不受宠爱,喜欢吟诗做赋,舞文弄墨,而数理化成绩却很差。这个孤独的少女爱上了她仰慕的老师——风度翩翩的康南。这是琼瑶本人刻骨铭心的真实经历。在江雁容眼中,康南有潇洒的风度和旷世的才华,更是她单薄灵魂的寄托。然而,年龄的差异,世俗的冷眼以及家长的大力阻挠,最终拆散了他们,江雁容失望了,康南绝望了。对于主人公来说,爱情的流逝成了生命的最重要价值,而读者也被这优雅的悲剧所打动。“窗外”成了一个魅力无穷的“琼瑶意象”。
《窗外》以后的几十部作品,读者各有所爱。其中作于1983年的《失火的天堂》比较引人注目。《失火的天堂》写的许曼亭父亲的诅咒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小说要表达的“始乱终弃不仅仅指的是肉体,精神上的始乱终弃更加可怕”的思想也颇具深度。该书已然超出了狭义言情小说的范围,企图探讨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结构上也别具匠心,以豌豆花的出生开始,从豌豆花父母一辈的爱情落笔,
“坏人”,也努力写出坏的理由。例如《一帘幽梦》里面的绿萍,《烟雨濛濛》里面的陆依萍,《雁儿在林梢》的陶丹枫,以及《聚散两依依》里面的钟可慧。她们虽然做了错事,但都是情有可原的,会得到读者的同情。琼瑶的人物命运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彩霞满天》里的殷采芹,母亲是父亲的侧室,整日受正妻的欺凌,采芹自己也不得宠。然而父亲出事之后,采芹却要背叛自己的情人委身于一个律师,但那律师最终也没能救了她的父亲。《碧云天》里的俞碧函,也有类似于豌豆花的父母双亡的凄凉身世。
琼瑶的家庭和教养背景给了她比较深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她的作品追求典雅的浪漫情调和纯情的诗意。她最着力渲染的是超越年龄、超越才貌、超越金钱、超越地位等一切限制的纯粹的爱。她虽也写了不少异常的恋爱,如《窗外》的师生恋、《浪花》、《紫贝壳》的婚外恋等,但是所有那些以琼瑶个人经历为底本的“才女翻身”
港台文学论文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