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8克和千克的说课.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千克的初步认识》说课
平煤一小李雨潺
说课大纲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说课内容
*教学过程及理论
*教学目标
说课要点
说课内容:《千克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P41--43。)
教材简要分析:
古代:把计量长度、容积和重量统称为度量衡。
当代: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在小学数学中,有关量的计量教学,选择了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作为学习内容。
本节课学习的就是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上称为“重量单位”。
“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l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1千克和1克的感知,使学生能够自行获取知识,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小组实践操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群体观念与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称量物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l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l克和1千克的重量实际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盘秤、弹簧秤、天平;棉花、盐、三个盒子等实物。
学具准备:各种秤;硬币、苹果、乒乓球等实物。
教学过程分析及理论依据
本课时的教学指导思想:主体参与,合作互动。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提供机会,主体参与;
对比辨析,深化理解。
第一层次: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⒈游戏导入。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
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轻重。
⒉实践体验。让学生掂一掂带来的物品,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适时导入新知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
第二层次: 提供机会,主体参与
教师使用分组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合理安排下分组而坐,每组均拥有独立的学习活动用具,同时教师灵活引导学生主动寻求知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重量单位,建立明确的重量观念。
1、认识称; 2、演示天平;
3、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4、建立千克的重量观念;
5、单位换算。
各种称
天平

18克和千克的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99215
  • 文件大小4.87 MB
  • 时间2018-06-21
最近更新